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想要好聲音不是夢! 4個保養聲帶的秘訣曝光

返回上一層

有些人的聲音天生沙啞,頗具磁性;但如果本來不是如此,突然「燒聲」或低沈,且持續了兩週都還沒恢復,要小心是聲帶出了問題,最好就醫檢查。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棨德、亞東醫院耳鼻喉科語言治療師林峯全,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聲音品質的改變,有時患者本身很難察覺,初期只會覺得喉嚨比較乾、緊,講話比較吃力,往往在周遭親友提醒嗓音變差後,才去就醫。

造成聲音品質改變的原因非常多,而且不同年齡所引起的原因也不太相同。臨床經驗上,20~40歲族群以聲帶結節(俗稱長繭)、息肉為主;50~60歲族群則常見聲帶腫塊、以及因為癌症或頭頸胸部手術造成聲帶神經損傷;70歲以上的族群則大多是因為聲帶退化、萎縮引起。

女性聲帶受損比例較男性高

由於女性聲帶振動的頻率是男性的2倍(Key較高),加上女性的聲帶薄,所以女性的聲帶比男性容易發生問題。臨床統計,女性聲帶長繭是男性的5倍,聲帶長息肉是男性的2倍。

另外有些職業也是聲帶疾病的高危險群。過去門診發現,老師、業務、客服等職業是聲帶受損的高危險群;這幾年發現,健身風氣盛行,有愈來愈多的健身教練因為聲帶受損求醫;另一個新興的嗓音障礙族群則是直播人員(網紅),也是聲帶受損的高危險群。

聲帶結節、息肉成因不同

聲帶結節是指聲帶表皮增厚、皮下組織水腫,通常與聲帶過度使用有關,常對稱發生在雙側的聲帶上。因為女性聲帶短、玻尿酸含量較少,因此較容易產生聲帶長繭的問題。聲帶息肉則是因聲帶急性發炎、充血或微血管破裂所致,大多發生在單側的聲帶上。

但民眾自己看不到聲帶的「長相」,要如何知道可能是長繭還是長息肉?若是一段時間反覆出現症狀,而且時好好壞,聲帶長繭的機率高;若是突發性感冒造成聲帶發炎、聲音突然出現「燒聲」,表示可能是聲帶長息肉。但仍應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內視鏡檢查後才知道。

休息噤聲是最好的治療

一般而言,聲帶長繭若能配合適當休養,調整發聲習慣,短則幾週、長則幾個月,大部分患者症狀均可改善。簡單打個比方,聲帶長繭就跟腳底或手掌長繭一樣,只要不過度使用,症狀就可緩解。聲帶長息肉則要看大小,小息肉只要適當休息就會慢慢消失,息肉大,需長時間休息。

聲帶一旦發生問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先噤聲休息,多喝水,如果缺少適當休養,勉強出聲,則可能造成上述聲帶病變,需要進一步就醫,透過藥物、聲帶注射、雷射或是語言復健,甚至手術等方式治療,才能讓聲帶品質逐漸恢復。

如何保養聲帶?

聲音,是我們跟外界溝通的工具,如何讓聲帶維持在最佳狀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多喝水:若工作上,常常需要大量說話的人,一定要多喝水,水可以滋潤聲帶,減少聲帶的過度振動。感冒時,聲帶易充血、水腫,更要好好噤聲休息3、5天,若還持續說話說個不停,就容易長出聲帶息肉。?

2、避免刺激性食物:抽菸、二手菸、酒、濃茶和咖啡,會刺激聲帶;太辣、太甜、太油膩的食物,則會增加胃酸逆流的機會,讓喉嚨「卡卡」、不舒服。另外,台灣地區空氣品質不佳,騎機車或在馬路上行走,應儘量戴口罩,減少接觸空氣中的刺激物質。

3、調整說話方式:說話時,要掌握四不原則:不必太用力、不要太大聲、不宜講太久、不要講太快。

4、充分的休息:若感覺到自己的音聲品質出現了變化,應該空出2至3天的休息,並且避免在沒聲音時,還使用類似「假音」的聲音繃緊喉嚨、拉高音調說話,以免聲帶發生不可回復之病變。

延伸閱讀:搶救破囉嗓!聲帶結節及息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