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60期

出刊日:2012-10-15

返回上一層

斑馬魚研究 有助解開肝內膽道癌之謎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金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創斑馬魚轉基因致癌模式,成功建立肝炎病毒蛋白質誘發之膽道癌動物模式,除證實肝內膽道癌的形成與感染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相關外,對於肝內膽道癌形成機制的研究、早期診斷及治療將有極大幫助。研究成果已在2012年6月發表於國際肝臟研究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
 
膽道癌又稱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惡性腫瘤。膽管分布在肝臟內部,呈樹枝狀,再經總膽管延伸到肝臟外面,連接膽囊,並和腸道相接。只要在任何一段膽管出現的惡性腫瘤,都稱為膽管癌。
 
膽道癌若長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易讓膽管阻塞造成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症狀,比較容易被發現。若是長在肝臟內,症狀通常不明顯,因此很難早期發現。
 
一旦診斷為肝內膽道癌,優先以外科手術切除,但因發現時往往已經是晚期了,五年存活率偏低,這是此病最棘手的地方。此外,關於如何預防膽道癌,目前醫界所知也有限,只知膽道癌和某些疾病有關,例如罹患發炎性腸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肝內膽管結石或先天性膽管結構異常的患者,因此這些患者最好定期檢查。此外,研究顯示致癌化學物質也會增加膽管癌的罹患率;生吃淡水魚而遭到肝吸蟲感染,也可能導致膽管癌。
 
此次中研院成功建立起肝內膽道癌斑馬魚模式後,未來醫界對於肝內膽道癌的致癌機制、早期診斷、藥物篩選、以及研發新治療方法,可望藉此有新的突破。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