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吊大筒」病好得快?其中風險不可不知

返回上一層
民眾上吐下瀉、急性腸胃炎、或是發燒就醫,有時會希望打點滴,台語俗稱「吊大筒」。到底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點滴?而打點滴是否真能讓疾病比較快恢復?

好心肝門診中心主治醫師林倩宇曾在接受《好心肝》會刊諮詢時指出,打點滴(台語俗稱吊大筒)醫學上名稱「經由靜脈注射輸液」,將水分、營養或某些藥物,從靜脈注入人體內。藥物或營養透過這種方式進入人體,比口服快,所以有「打點滴病比較快好」的錯覺。
 
注射點滴也有風險
包括靜脈留置軟針(或稱靜脈留置軟管)可能造成注射部位疼痛或皮下組織損傷,嚴重者有可能靜脈發炎、感染。心臟或腎臟不好的人打點滴也可能造成負荷,因此能不打點滴,自行喝水進食是最好的,不需要承受上述風險。
 
打點滴注意事項
◎點滴速度不能隨意調整
以點滴內若有氯化鉀(鉀離子)為例,輸注太快導致濃度過高,會造成心律不整,嚴重的話會危及生命。
 
◎點滴輸液比打針位置高
避免造成管路回血。
 
◎點滴打完可關掉同時通知醫護人員
現在的點滴都有安全裝置,加上人體正常的血管壓力會讓血液不斷往外流動,空氣不會跑進去,所以點滴滴完病人或家屬可以先自行關閉,同時通知醫護人員來處理。
 
◎注意是否有異常狀況
如果發現點滴速度異常、完全不滴,或病人身上的靜脈軟管凹折、打針部位出現紅腫熱痛、跑針走位(針不在血管裡面了)、有回血現象可能會造成管路阻塞,請通知醫護人員處理。
另外,凡在病人第一次接觸點滴或某種藥物的情況下,家屬請隨侍在側。注射後30分鐘內,病人若出現呼吸困難、起疹子,有可能是點滴藥物過敏,這些情況就應該趕緊通知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