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癌王胰臟癌無法預防? 名醫:高風險有這些|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日前台灣肝帝陳定信,因胰臟癌病逝,臺灣醫界痛失定海神針,近年來,不少人死於胰臟癌,究竟胰臟癌能不能預防?臺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田郁文直言:「幾乎沒有」。
 
胰臟腫瘤可分三大類,一、外分泌細胞腫瘤(最常見的胰臟癌屬此類)二、內分泌細胞腫瘤(例如:賈伯斯罹患之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三、囊狀腫瘤。會不會產生症狀跟腫瘤長得位置跟生長速度有關,如果長在胰臟頭可能會壓到膽管而產生黃疸,壓到胰管而產生胰臟炎,若是長在胰臟尾部,通常沒有症狀,直到侵犯到胰臟外部的神經才可能會引發腹痛等等。
 
其他症狀方面,外分泌細胞腫瘤因為分泌的關係,容易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血糖升高,以糖尿病表現,田郁文教授提醒,50歲以後罹患糖尿病者,要注意是否因胰臟癌而引起。
 
癌症的惡體質中,以胰臟癌最嚴重,偏偏胰臟癌又有增加的趨勢,從1996年至2016年,罹患胰臟癌的成長速度已經高達四倍。
 
儘管胰臟癌無法有良好的預防方式,但鎖定高危險群做詳細的檢查也能早期揪出,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有遺傳性基因突變者、遺傳性胰臟發炎者,一等親中只要一位罹患胰臟癌,就有兩倍罹癌機率,有兩位罹患胰臟癌,就有六倍罹癌機率,若是三位罹患胰臟癌,那機率高達三十倍。而持續性的糖尿病患也有比常人多兩到三倍的罹癌率。另外,肥胖者、抽菸以及年紀比較年長者都是高風險。
 
胰臟癌的檢查利器是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還有內視鏡超音波,田教授表示,至少要做到這樣等級的才能早期揪出胰臟癌,由於檢查屬高成本,高風險者又需要三到六個月檢查一次,因此在執行上有一些難度。
 
至於早期使用的抽血與腹部超音波,腹部超音波並不準確,因為胰臟位置在腹膜後面,前面又有胃與橫結腸,右邊有十二指腸,因此常常受到腸氣影響而難以掃清楚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