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72期

出刊日:2015-10-15

返回上一層

肝膽相照—膽汁誰製造?

諮詢╱翁孟慈(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撰稿╱黃倩茹
 
肝臟是由無數個肝細胞、肝靜脈竇系統和膽汁小管系統交錯而成的,其中肝靜脈竇系統負責血液中養份的運輸,肝細胞負責身體內物質的新陳代謝,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排毒」功能,同時間,肝細胞也負責膽汁的製造,並將膽汁排入膽汁小管中,膽汁小管主要肩負膽汁的運輸與排洩之責,膽汁經過肝內膽管、總肝管,最後暫時儲存在膽囊,膽囊並會將膽汁濃縮。
 
當身體需要膽汁時,膽囊會收縮,令膽汁經過膽管、總膽管排出到十二指腸,以便消化利用。一般來說,肝臟每天可以製造大約500cc的膽汁,但實際的量也因個人體質而有差異。
 

膽汁有助脂肪消化

 
對於因膽囊疾病而切除膽囊的患者而言,由於膽汁是由肝臟分泌製造的,因此切除膽囊並不會影響膽汁的分泌,只不過患者在失去膽囊儲存與濃縮膽汁的功能後,對於油膩的飲食會不易消化,導致容易腹瀉。
 
膽汁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佔了97%,其他是膽鹽、膽紅素、膽固醇、氯化鈉、碳酸氫鈉、鈣等無機鹽類;以功能來區分,膽汁中含有結合型膽紅素、膽汁酸,和各種電解質,其中膽汁酸是由膽汁酸鹽、膽固醇、卵磷脂這三種成分組成的。
 
膽汁酸在進入腸道後,具有幫助食物脂肪消化、分解、吸收的重要功能,另外還可以幫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由此可知,由肝臟分泌的膽汁,對於脂肪的消化分解,和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都有莫大的貢獻,這也是切除膽囊的患者必須清淡飲食、避免油膩食物的最主要原因。
 

膽紅素由肝臟處理後排出

 
肝臟分泌膽汁,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排洩身體產生的膽紅素廢棄物。人體紅血球平均壽命大約120天,衰老的紅血球在經脾臟破壞後形成的廢棄物,經過一連串代謝後會變成未結合型膽紅素(又稱間接型膽紅素),未結合型膽紅素在經過肝臟的加工處理後,形成膽汁中成分之一的結合型膽紅素(又稱直接型膽紅素),結合型膽紅素隨著膽汁排入消化腸道中,最後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這些廢棄物,而其中一小部分的結合型膽紅素會經腸道重新回收到肝臟,經過體內再次循環,最後由腎臟排出。
 
正常的糞便呈現出的「金黃色」,就是來自結合型膽紅素在腸子裏被細菌分解後所形成的糞膽素。一旦膽管系統受到阻塞,無法順利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中,病患在排便時,就會排出「灰白便」;排出灰白便,除了懷疑是肝、膽的問題外,胰臟頭部有發炎腫大或腫瘤造成膽管阻塞的病患也會有此現象。
 

膽紅素代謝出問題會引發黃疸

 
黃疸症就是指血液中的膽紅素升高了,肝細胞、膽管、以及血液的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血中膽紅素升高。
 
肝細胞處理膽紅素包括3個步驟:(1)吸收血液中的未結合型膽紅素、(2)在肝細胞中結合離子成為結合型膽紅素、(3)將結合型膽紅素排出到膽小管。急慢性肝炎時,肝細胞受到了傷害,前述3個步驟都受到影響,但是第3步驟影響最關鍵,於是有較多的結合型膽紅素逆流回血液中,使血液中膽紅素升高。這時候血液中的結合型膽紅素約占總膽紅素的一半或更多。
 
如果膽管因為結石(如總膽管結石),或是腫瘤(膽管癌、胰臟頭部癌)引起膽管阻塞,這時肝細胞處理過的結合型膽紅素大量逆流回血液,此時的黃疸,血液中結合型膽紅素一般都佔到總膽紅素的80%以上。
 

溶血症也會引發黃疸

 
另外肝膽以外最常造成黃疸的疾病,就是溶血症了。溶血時,大量的紅血球破壞了,產生的血紅素在脾臟內代謝成未結合型膽紅素,再經血行送到肝細胞。但是如果量太大,超出肝細胞能夠及時處理的負荷量時,很多的未結合型膽紅素就會停留在血液內,佔了總膽紅素的70%到80%以上。
 
前面兩種黃疸叫做結合型高膽紅素症,第三種叫做未結合型高膽紅素症。總之,黃疸是一種警訊,代表身體某部分出了問題,所以一旦出現黃疸症狀,醫師通常會抽血檢驗膽紅素(包含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並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判斷引起黃疸的原因是肝臟或膽的問題,抑或是溶血性疾病、先天性酵素的問題,才能針對病因對症下藥或給予建議。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