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42期

出刊日:2008-04-15

返回上一層

孩子B肝抗體消失了 需要補接種疫苗?

諮詢/張美惠(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黃立民(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撰稿/吳靜美

台灣推行B型肝炎疫苗注射23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的B肝帶原率大幅降低至1%左右,但隨著時間進展,部分青少年面臨B肝表面抗體消失的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最近馬祖發現有4成學童,雖然已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卻檢測不到B型肝炎表面抗體,而擔心是否已失去保護力,更猶豫該不該再追加B肝疫苗。這則新聞也引發許多家長關切,我的孩子是否也面臨了同樣的狀況?
台灣地區從1984年開始,針對母親為B肝帶原之新生兒者進行疫苗接種,到了1985年,擴及到新生兒全面進行B肝疫苗預防注射。因此目前23歲以下的青少年,B肝帶原率已大幅降低,近10年來研究發現兒童之帶原率約在1%左右。

B肝表面抗體 隨時間消逝
不過,注射B肝疫苗後所產生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卻因為缺乏抗原的刺激,因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
台大醫院針對1200多名完成B肝疫苗完整接種的兒童進行研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持續追蹤到14歲。結果發現,到14歲時,有約4成的兒童檢測不出抗體;其中有11人在檢測時發現曾感染過B型肝炎(其中5人的母親為帶原者),但並沒有人因此成為帶原者,也就是說,疫苗仍具有保護力。
台大醫院另一項近年的研究發現,接種B肝疫苗10年後,已有40%至50%的人已經沒有或測不到抗體,但是對B肝病毒的免疫記憶仍存在,所以仍具有保護力;到了接種後16年左右,20%至30%的人不但已沒有抗體,連免疫記憶也可能已消失。所以接種後隨著年齡的增加,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成為B肝帶原者的風險也越高。

B肝疫苗保護力約15年
目前B肝疫苗在國內屬於常規預防接種項目,所有幼兒都應注射過,但部分學童卻測不出B肝抗體的原因,最常見的是預防注射所產生的抗體,隨著時間流逝,在未有抗原持續刺激的情況下,抗體逐漸減少,保護力日漸消失,就像書念久了,也會逐漸遺忘一樣。事實上每種疫苗的保護力長短不一,例如A肝、麻疹等疫苗的保護力,可持續20年以上,而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可能只有3至12年,至於B肝疫苗,目前所知,保護力約至少可維持12至15年。
另一種比較少見的狀況,是預防注射初始即失敗。尤其是原本免疫較差的人,就容易出現無法產生抗體的情況,例如洗腎病患因為容易罹患B肝,所以B肝疫苗對他們很重要,但因這類人士免疫較差,卻也常打不出抗體。另有些特異體質的人,即使完成3劑B肝疫苗注射,卻仍無法產生抗體,但這類患者在其他的預防注射卻不一定有相同的情況,所以很難預測。所幸這類患者很少見,只佔1%至2%。

未完整注射 會影響保護力
還有一種人為的原因,就是未按流程準時接受3劑B肝疫苗注射,或者孕婦本身是B肝帶原且e抗原呈陽性,但新生兒未在24小時內施打免疫球蛋白。事實上,注射B肝疫苗第1劑後,產生抗體的比率只有50%,第2劑後會增高,到第3劑才能加強作用且使保護力持久,若未按時程準時施打,保護力就會大大下降。

測不出抗體 未必失去保護力
根據台大醫院每5年進行1次的大規模調查發現,台灣地區在1986年7月之後出生、已全面接受B肝疫苗預防注射的世代,帶原率維持一定,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因此有許多人雖然測不出B肝抗體,但仍具有足夠的保護力。顯示全面性追加B肝疫苗並不須要。
另一項台大醫院去年針對933名國中生(未篩選是否接受過完整B肝疫苗注射)所進行的研究發現,有70%已測不出抗體。再追加1劑疫苗後,其中的7成又出現抗體,表示仍有免疫記憶;而另3成無法順利再出現抗體者,表示已無免疫記憶。也就是說,這些國中生裡,有21%已經失去B肝的保護力。

母親帶原 幼兒宜確認有無抗體
既然如此,是不是所有人都該檢驗是否有B肝抗體,以策安全?建議已打過B肝疫苗者,如果家中有帶原者,或暴露在某種可能傳染的情況下,則不妨檢查一下是否有抗體。
尤其若母親是帶原者,則幼兒最好在1歲左右即檢查體內是否有抗體。另一種情況是,要進入醫護等可能接觸病患的行業、當兵、性對象為帶原者、藥癮、穿耳洞等,屬於可能有高風險的行為或行業時,也不妨檢驗一下。

不知有無抗體 可直接補接種
事實上,若無法確定體內是否仍有抗體,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補打1劑疫苗,之後再進行檢測,若體內已可測出相當量的抗體,表示保護力仍在,且可再繼續維持;若1個月後仍測不出抗體或抗體相當低,就得再接種兩劑,重新按時程完成3劑疫苗的注射,然而先檢測抗體還是最正確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注射。
另一個方法是,對於目前10歲左右的兒童,可在12歲前補打1劑疫苗,以維持免疫記憶;等到20至30歲時再補打1劑;再10多年後,帶原率應已大幅減少。若目前已超過12歲,則可考慮重新按時程補打3劑。
要注意的是,目前台灣仍是B肝的高危險區,呼籲沒有抗體亦未帶原者,即使家中沒有人帶原,未來仍可能與帶原者接觸、仍可能受到感染,因此可考慮補接種疫苗。

〔Q&A〕
Q:兒子打過B肝疫苗,為什麼卻仍成為帶原者?
A:有可能母親是高病毒量帶原者,孩子在子宮內已受到感染,出生後即使注射疫苗已來不及;也可能感染的是突變種病毒,因表面抗原結構改變,所以疫苗無法發揮作用。另一種可能是雖打過疫苗,卻未產生抗體而不自知,因此受到感染。

Q:聽說成年人打B肝疫苗,比較容易出現副作用?那些人不能打?
A:不正確。B肝疫苗是很溫和的疫苗,頂多造成局部腫痛(約5%至10%)或發燒(<3%),且症狀不嚴重,幾天即可改善。B肝疫苗是非活性疫苗,所以並無禁忌,除非對此疫苗過敏者,但比率很低,到目前為止,台灣並未發生因此造成嚴重過敏的患者。

Q:之前曾打過2次B肝疫苗(因懷孕一度中斷),後來再驗已有了抗體,還需把第3劑打完嗎?
A:第3劑才能加強作用且使保護力持久,因此如果中斷在3、4年內,最好還是打完第3劑;但如果中斷已5年以上,則可先補打1劑,再檢查看看抗體是否已達預期效果,如果沒有,則把它當第1劑,接著按時程繼續第2、3劑的疫苗注射。

Q:已經60歲了,檢驗發現沒有B肝抗體,還需要注射疫苗嗎?
A:任何年紀都有罹患B肝的風險,只要想預防,都可注射疫苗,只是其急迫性沒有年輕人高,因此可自行考慮。不過年紀越大,免疫功能越差,B肝抗體的產生率也會較低,打完後仍要注意是否已產生抗體。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