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35期

出刊日:2006-07-15

返回上一層

廁所在那裡?大腸激燥症 讓生活大不安

諮詢/翁昭旻(台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撰稿/張甄芳

《案例》
以下是一則: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

  在一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為了某一種大腸激躁症新藥是否應下市所舉辦的公聽會中,一位患有大腸激躁症的女性,因為必須上台發言,而早在一天前即不敢進食。

  這位飽受大腸激躁症之苦的患者說,為了怕跑廁所,她只敢喝一些水充飢,而且為了預防萬一,她在上台說話前已先吞了4、5顆止潟藥,甚至還穿了紙尿褲。對她來說,即便新藥有某些嚴重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這緩解大腸激躁的新藥,她生命的存在不過是一件悲慘的事而已。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精神和生理引發消化道功能紊亂的疾病,患者的共通點是情緒上較為焦慮,也特別容易緊張,而這些情緒壓力會反映在腸胃消化道上,以便祕或腹瀉等症狀表現。

  根據統計,國內約有數百萬人為大腸激躁症所苦,對這些民眾來說,個中甘苦非外人所能了解。他們會因為心理上的壓力緊張,而在生理上出現隨時想上廁所的窘態,日常生活因此失去樂趣和平安。因此,即便如案例所指出的事例--上市的新藥仍存在一些健康風險,但為了能安然度過每一天,深入困擾的患者仍然願意冒著風險服用。

大腸激躁症患者的排便問題

  很多人會問,什麼情況叫正常排便?什麼情況就是有大腸激躁症?所謂「正常」排便並不是用數字來評估;因此,不管一天排幾次便,或幾天排一次便,只要它不會影響生活品質與作息,就都算排便正常。

  那麼要如何判定大腸激躁症?根據臨床上的定義,大腸激躁症的患者必須在1年內有超過12周的時間(不一定連續)大便習慣改變,包括便秘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出現,而且都會伴隨著肚子痛的症狀,同時,上完廁所後,疼痛也消失了。

  按照這樣的定義,全球罹患大腸激躁症的患者約占全體人口的5%~25%,台灣有大腸激躁症困擾的人也可能高達10%~15%,換算約有數百萬人之譜,但真正嚴重需要尋求醫師協助的比率則並不高,粗估在腸胃科門診約占12%,而其中只有四分之一是症狀較嚴重,需要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

  此外,雖然診斷大腸激躁症主要以症狀來判定,但前提是得先排除大腸癌、大腸發炎或大腸息肉的可能。因此,對於有排便困擾來就醫的患者,臨床上會依情況要求患者先做大便潛血反應檢查。

  如果排便的習慣改變是因大腸癌而引發的,通常都已屬晚期,有可能會出現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檢查有異常者,或是患者體重明顯減輕,則必須視情形安排進一步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腸鏡檢查或X光檢查。

大腸激躁症的類型

大腸激躁症依大便型態分為三型:
1、腹瀉型:這類患者經常在吃了東西之後,就腹痛如絞,必須立刻找廁所。

2、便秘型:這種患者經常處在擔心沒有排便,甚至只要一天沒有排便就開始憂慮,想吃瀉藥幫助排便。有的患者甚至要吃到6、7顆瀉藥才能順暢排便。

3、混合型:患者是腹瀉、便秘兩種情形交替出現。

  對於任何一型的大腸激躁症患者來說,其生活品質其實和憂鬱症的患者類似,甚至比糖尿病對生活困擾程度還大的。很多大腸激躁症的患者都因為要經常跑廁所而不敢有正常社交生活,生怕自己出糗,許多患者心中也存著疑惑,心想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病?會是癌症嗎?除此之外,他們更擔心的是「廁所在那裡?」。

  大腸激躁症基本上被認為是功能的問題,找不到構造上、生化上及感染的病因。它可能是腸胃道蠕動或感覺神經的機能不正常所引起,雖然有些病人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情緒緊張或壓力引起,但有些病人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目前對於引起腹痛感覺的機制是腸壁神經元或中樞神經的問題並不清楚。

藥物與調整生活症狀可獲大改善

  針對大腸激躁症的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只有針對便秘型的患者有藥物治療,主要朝血清素(serotonin)傳導途徑方向發展,藉由抑制或促進血清素不同亞型受體來改善症狀。不過,這類藥物雖然在臨床試驗的統計上看似有效果,但仔細分析卻發現,其療效和使用安慰劑相差不遠,頂多增一至二成的改善效果。

與大腸激躁症和平共處

  不過,雖然目前針對大腸激躁症沒有特效藥,但針對患者不同的情況,藉由一些藥物和生活調整,還是有八成的患者可以得到改善。例如針對腹瀉型患者可以採用低劑量的三環結構抗憂鬱劑(TCA)得到緩解,而對便秘型的患者來說,另一類的抗憂鬱藥百憂解(Prozac)卻也有改善的效果。除此之外,一些緩瀉劑或幫助腸胃消化的藥物、鎮定劑,都可以使症狀獲得控制。

  大腸激躁症的患者,一定要有正確的心態,就是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因為目前的醫療能力都只能做症狀控制,尚無法完全治癒,同時生活中也嚐試學習不要那麼在乎一天上幾次廁所,找到一個身心協調的方式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日常飲食指引 :
1.腹瀉時要攝取低脂的食物,而有乳糖不耐症者更應避開乳製品。

2.便秘型患者則須攝取較多的纖維,尤其是水溶性纖維。水果中以蘋果、葡萄、草莓、香蕉等,所含的果膠較多,因此改善便秘的功效較顯著。 
  另外,食物中蒟蒻含相當多的纖維,其膳食纖維約為青江菜的2倍,且屬水溶性纖維,可吸收大量的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並刺激腸胃蠕動。燕麥也含多量水溶性纖維,且比精白米約多出10倍,而因所含的纖維為水溶性纖維,因此在預防便秘上有相當好的功效。

3.豆類和澱粉類食物會使大腸激躁症患者容易產生脹氣;蕃薯、芋頭類的食物因為富含澱粉,和豆類一樣,容易使人腸道脹氣;加了酵母粉的烘焙麵包糕點,同樣容易產生脹氣,食用應多注意。

調整生活型態: 
1.記錄飲食及生活作息:大腸激躁症尚無法根除,因此鼓勵大腸激躁症的患者,養成記錄飲食及生活作息的習慣。避免吃到不適合自己的食物,並戒除有害的生活習慣,是和大腸激躁症共存的第一步。

2.多運動:運動可以刺激產生腦內啡(endorphin),有助於精神和緩和放鬆,也可能降低急性腹瀉的機率。

3.情緒管理:不要積壓不滿的情緒或過度工作,找一些活動放鬆自己,一定要讓自己有情緒宣洩的管道。

4.充足的睡眠:要維持腸胃功能的正常運作,一定要有良好的睡眠協助;長期失眠會使腸胃功能受損,而充足的睡眠能減少大腸激躁症的發生。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