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34期

出刊日:2006-04-15

返回上一層

消化性潰瘍真兇-幽門螺旋桿菌

文/吳明賢(台大醫學院一般醫學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案例》

小王是個拼命三郎型的業務員,仗著年輕就是本錢,三餐常不定時、暴飲暴食外加菸酒不忌口,導致他老是覺得空肚子時上腹部就不舒服,自己買一些胃乳片服用或吃一點東西後會改善,但是只要稍忙一點,或是天氣變冷時,又週而後始疼痛,有時甚至半夜痛醒。就這樣反反覆覆,兩三年也過去了,他聽說做胃鏡檢查很痛苦,一直不敢下決心到醫院做徹底檢查與治療。 
 
想不到在公司尾牙後的第三天,他一早就覺得肚子怪怪的,跑到廁所解出一大堆黑色像柏油般的大便,額頭上不停冒冷汗,解完大便一站起來更差點昏倒,冷汗直流。家人於是連忙將他送至醫院急診,結果經胃鏡檢查後現在十二指腸球部有一個1公分的活動性潰瘍。
 
消化性潰指的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這是一種常見的上消化道疾病,據估計,約14~15%的成年人有消化性潰瘍,患者常有空腹疼痛,甚至半夜或天亮時腹痛的現象,吃東西或吞食胃乳片症狀會減輕。
 
過去認為造成潰瘍的原因,主要是飲食不當,壓力過大加上胃酸過多所造成;另外,也有一些人因為服用消炎止痛藥而形成藥物性潰瘍。這些患者若不接受完整治療,症狀會起起伏伏,而且有部分患者可產生出血、穿孔、和胃出口阻塞等併發症。雖然接受胃乳片和制酸劑可加速症狀緩和促進潰瘍癒合,只是,一旦停藥,卻又容易復發。
 

幽門螺旋桿菌─消化道疾病元凶

但是以上種種,卻在胃的幽門螺旋桿菌問世之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目前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才是潰瘍最主要的原因,而且只要好好接受治療,患者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告別潰瘍的夢靨,過著正常的生活。
 
由於對潰瘍的致病機轉和治療上有重大的突破,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兩位學者,已於去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口對口、或糞對口接觸而感染。估計台灣地區40歲以上成年人可能也有50%以上曾得過此菌感染。近年來國內公共衛生改善,以及家庭結構及生活習慣變遷,兒童的整體感染率有下降的情形。
 
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通常沒有症狀,因此,很多人並不曉得自己何時感染此菌。在感染之後,患者會產生免疫及發炎反應而產生胃炎,有80~90%的感染者終其一生處於無症狀的慢性胃炎狀態,但也有學者主張一部分的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或稱功能性消化不良)與此有關。有10~15%的感染者會發展成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這些患者並未服用會導致潰瘍的非固醇類止痛藥物,因此治療後大多數潰瘍會痊癒。有1~2%的感染者因持續進行的胃部發炎可能導致胃癌,因此,有學者主張在未成為癌症前即應預防性治療,不過因為造成癌症尚有其它原因,且證據尚未充分,故仍有爭議。極少數的感染者會產生MALToma(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這一種極為特殊的淋巴瘤,經三合一除菌治療後有60%~70%的患者可得到完全緩解,而且不需要進一步的化學或手術治療。
 
雖然幽然螺旋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和胃惡性腫瘤相關,但是為何在感染之後,只有一小部分的人發病,目前仍不清楚,此項疑點也是學者探討幽門螺旋桿菌致病機轉的焦點。一般認為和環境因子、宿主、細菌毒性因子和感染年齡等的不同有關。
 

幽門桿菌未必全無益處

最近也有學者主張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是只有百害而無一利,特別是此菌可能老早即存在於地球和人類一同演化。研究此菌的變異性甚至可瞭解人類的遷徒和人種的差別與來源。有學者証實,此菌或許可能是某種天然的屏障,因為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小孩子發生腹瀉的嚴重度較輕。此外,也有人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透過胃酸的調節,而成為胃賁門癌及逆流性食炎的保護因子,而且也可經由胃的內分泌,改變食慾而影響體重的增減。
 
幽門螺旋桿菌在人體消化道疾病的角色,從消化性潰瘍、胃癌等角度而言,大部分是不利的,但也有可能只是如戲劇中所謂的「半忠半奸」或「灰色」人物。是好菌是壞菌,端視被感染者與細菌間免疫和發炎反應的互動,加上其它的環境因子而共同決定。
 

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法:照胃鏡及切片、吹氣、驗血

要知道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不難。基本上可分成侵襲性和非侵襲性檢查兩大類方法。前者指的是透過胃鏡檢查取得胃切片檢體,進行組織學、尿素酶測試或培養等,以測知目前有無活動性感染。後者則是經由血液、尿液或大便檢查有無細菌抗體,只要有抗體即可知道曾經感染過此菌。
 
另外也有所謂吹氣測試,指的是服用含C13或C14的藥物後,再測試服藥前與服藥後細菌代謝出來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如此也可以知道目前患者有無感染幽門旋桿菌。
 
一般而言,不管侵襲性或非侵襲性檢查,準確度皆很高,敏感性及特異性皆可達到90%以上,選用那種方法,有時視目的而定。
 

三合一殺菌療法 一至二周見效

要將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徹底清除,可以接受「三合一療法」。這種方法是選用一種抑制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市面上有omeprazole、lansoprazole、pantoprazole和rabeprazole共4種),合併兩種有效抗生素(常用的有amoxicillin、metronidazole、clarithromycin),3種藥物一起服用7至14天,即可達到80%以上的除菌成功率。這種劃時代的療法,讓潰瘍患者的年復發率從50~85%降至2~5%,徹底推翻「一日潰瘍、終身潰瘍」的舊觀念,使消化性潰瘍從可控制變成可治療癒的疾病。
 
在用藥期間,由於抗生素劑量不小,因此,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腹瀉狀況。另外有10~20%的患者可能因服藥的耐受性不佳或細菌對選用的抗生素有抗藥性,而導致治療失敗。此時可以換不同抗生素再進行一次除菌療法,或增加另一種藥物(例如bismuth subcitrate),並更改抗生素,進行更積極的「四合一療法」。
 
目前對於具有感染抗藥性菌株的治療,也有研究者開發出新的抗生素 (例如屬於quinolone藥物類的levofloxacin)。另外由於三合一治療必須服用的藥物眾多,且要連續吃一至兩週,因此也有學者嘗試縮短治療天數,只是效果較不一致,因此並未普遍採用。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非需要治療

很多人經檢查發現自已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就緊張萬分,紛紛來到醫院要求治療,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需要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目前醫界的共識是: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或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必須接受治療。至於其他占大多數的無症狀患者,需不需要治療則還沒有一致的看法。
 
若患者本身有明顯胃癌家族史、具有眾多危險因子,或出血、體重減輕、貧血、容易飽脹等警示症狀時,檢查有無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可以做為進一步內視鏡檢查或治療的依據,倒不失為一可行的變通方式。
 
由於並無確切的標記可供預測何人發病,而且大規模人體試驗結果仍不一致,除菌治療並非絕對有效、安全,加上有些報告認為,除菌反而會增加胃賁門癌和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目前並不建議所有的無症狀民眾皆一致接受幽門桿菌篩檢,或是以除菌做為預防胃癌發生的唯一手段。最好還是與您的腸胃科醫師討論之後再做決定。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