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細菌或病毒引起的腹瀉不太一樣|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急性腹瀉多半是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所造成,而這兩類原因的表現不太一樣。通常,病毒性腸胃炎所引發的腹瀉以水瀉為主,不會拉到出現血便,也少有脫水或血壓、心跳不穩定的情況。發燒通常是低燒(<38.5度),不太會有高燒不退的現象。若是細菌性感染所引發的腹瀉,則會有比較多帶血的黏液糞便,也較常出現高燒(>38.5度)現象且會有脫水現象。一天通常會拉超過6次以及通常需要住院。

醫師根據病患的症狀、腹瀉型態、病史、旅遊史等資訊,可以初步研判屬於細菌性或病毒性腹瀉,如果研判是病毒引起,多半症狀治療,也不需要檢驗是哪一種病毒。除非病情嚴重,甚至生命徵象不穩時,必要時會採取糞便檢體送驗,依據檢驗結果來做診斷。不過,即使是透過糞便培養檢查,病毒培養出陽性的比率也只有1%~5%,且檢驗費時較長,因此並非病毒性腸胃炎的常規檢驗項目。細菌性腹瀉則會有87%培養陽性率。

諮詢/蔡宛玲(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專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你或許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