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如何消除脂肪肝?|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今年國、內外醫學會接連更新代謝性脂肪肝的指引,意味著脂肪肝與許多代謝相關疾病息息相關,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歐洲肝病醫學會於2024年6月發布最新的脂肪肝治療指引,重點節錄如下:
●以「代謝性脂肪肝病」取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過去為與酒精引起的脂肪肝區隔,而將一般常見的脂肪肝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歐洲肝病醫學會於新指引確定以「代謝性脂肪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MASLD)取代「非酒精性脂肪肝」,這個改變反應了脂肪肝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疾病有類似的病理生理機制。

代謝性脂肪肝病的診斷標準為存在「肝臟脂肪變性」,並加上以下5項心血管危險因子其中之一:
(1) 過重或肥胖:亞洲人BMI≧23或腰圍超標(亞洲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
(2) 血糖異常或第2型糖尿病:診斷符合第2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6.5%)或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
(3) 三酸甘油酯≧150 mg/dl或接受降血脂治療。
(4)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男性≦39 mg/dl、女性≦50 mg/dl或接受膽固醇治療藥物。
(5) 血壓≧130/85mmHg或是已接受降血壓治療。
●診斷工具
若有代謝性脂肪肝病的成人,應先使用FIB-4來進行評分,若懷疑有肝纖維化可能,則可利用影像技術,如超音波與Fibroscan來進一步診斷。而臨床醫師也應同步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其他可能的相關合併症,如第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藥物與非藥物治療
過去沒有可以治療代謝性脂肪肝炎的藥物,不過2024年3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首度核准一款用於脂肪肝的口服藥「Rezdiffra(resmetirom)」,這是一種甲狀腺激素受體(thyroid hormone receptor)的部分活化劑;Rezdiffra在肝臟中活化此受體,可減少肝臟脂肪累積,適用於患有中度至重度肝纖維化的成人代謝性脂肪肝炎,是目前唯一有助於改善肝臟發炎及纖維化的藥物。另有多種「瘦瘦針」藥物用來治療代謝性脂肪肝炎的效果也備受矚目,仍在臨床試驗中。

在非藥物治療方面,2024年的新指引特別強調透過飲食與行為治療來減輕體重,以減少對肝臟的損傷。體重過重的成人脂肪肝患者,減重5%能減少肝脂肪、減重7∼10%可以改善脂肪肝炎,減重大於10%可以改善肝纖維化。

飲食方面,原則為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的飲食,其中地中海飲食模式有助降低脂肪肝與心血管疾病;此外,也需限制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等。運動方面,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是至少75分鐘高強度的運動。

而台灣在過去兩年由台灣肝臟研究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召集多位肝膽腸胃科與心臟科醫師共同發表了跨科別的共識,強調脂肪肝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因此需要「心肝共治」。重點包括透過非侵入性的檢查來辨識脂肪肝病與肝纖維化的程度,強調非藥物的治療方法,如減輕體重、改變生活方式等的重要性。台灣的共識則更強調脂肪肝病人需要進行心血管的風險評估與管理,高風險的病人需轉診給心臟科醫師共同照護,民眾也應及早改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才能同時照顧好自己的「心肝寶貝」!

撰稿/楊佳容(好心肝門診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