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飲食及生活型態改善便祕?洪芊慈醫師專業解答
返回上一層人體形成糞便與排便,與飲食內容、腸胃道蠕動相關外,也需要核心肌群、骨盆腔肌群的協同運作,才能順暢排泄。因此,像是長期臥床的脊髓損傷病友或巴金森氏症患者,都容易有困難解便的情況。而行動自如的民眾,建議增加運動量,能有助改善便祕。
飲食方面,建議可多食用蔬果及全穀類,增加纖維量攝取,每天達25到30克對於改善輕度至中度的便祕會有幫助.也可以藉由增加水溶性或不可溶的膳食纖維,或是單糖、多醣類的食物來增加糞便的體積,改善便祕,但也別忘了多補充水分,才不會出現腸阻塞的情況。
當有便意時,最好能專心坐在馬桶上,心無旁騖的排便。如果時常憋著不去排便,直腸的神經與肌肉的反射會讓直腸裡的糞便倒退走,送回乙狀結腸,腸道的蠕動也會隨之變慢,加重便祕的情況。
坐式馬桶不易讓恥骨直腸肌放鬆,建議可以在馬桶前放個小凳子,腳踩在小凳子上墊高,有助放鬆恥骨直腸肌,讓解便更順暢。
同時,若能在固定的時間排便,的確有可能幫助改善便祕。比如早點起床喝杯水或飲料,吃足夠份量的早餐,並預留足夠時間於餐後解便,對誘發腸胃道蠕動是最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