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你的腸胃炎是哪種致病原?|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若病患因為吃了某餐而不太舒服,一起用餐的人也有同樣的症狀,沒有發燒,且症狀在一、兩天內就恢復,這種情況較常見是處理食物的人手不乾淨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毒素,或者是食物放太久、沒有保存好,導致仙人掌桿菌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例如常聽到營養午餐、外燴、大型餐會等集體的上吐下瀉,常常是這類型的毒素引發。

如果有吃生食,除了細菌之外也要小心寄生蟲感染;吃生魚片要留意海獸胃線蟲;未消毒完全的乳製品和未煮熟的禽鳥類要小心李斯特菌及沙門氏桿菌;而生蠔等貝類海產則要留意可能感染到創傷弧菌;嬰幼兒忌食蜂蜜則是為了避免肉毒桿菌。

同時要考量近期流行的疫情,例如冬天常見諾羅的疫情,極具傳染力,造成照護機構、學校、辦公室,甚至郵輪上的大流行。若是嬰幼兒,則須考慮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腺病毒雖然常見是上呼吸道感染,但其中第40和41型則與腸胃道症狀有關。這些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許多醫師會稱為「腸胃型感冒」,有時還會合併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諮詢/洪芊慈(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專任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