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55期

出刊日:2011-07-15

返回上一層

消化道內視鏡  揪出腸胃毛病 

上腹不適、內出血、胃食道逆流、胃發炎、大便出血……,當醫師聽到病人有上述情況時,常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究竟是要看什麼?
 
諮詢/邱瀚模(台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撰稿/黃靜宜
 
昔日綜藝節目「黃金拍檔」中的資深藝人徐風在去年傳出罹患食道癌,他向媒體表示一開始感覺吞嚥困難但不以為意,還如期赴大陸旅遊,直到短短8天就瘦了8公斤,才警覺就醫,透過食道鏡檢查,發現已是三期食道癌。經過治療,目前仍在積極抗癌中。
 
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應用的時機十分普遍,舉凡一些消化道常見的不適症狀,如上腹不適、內出血、胃食道逆流、胃發炎、大便出血等,醫師為了確認病因,往往會安排內視鏡檢查。即使無症狀,有相關疾病家族史或到了一定年紀者,也可接受胃鏡和大腸鏡篩檢,但膽道鏡和小腸鏡則不用來篩檢,因這兩個部位的疾病少見,不符經濟效益,無篩檢必要性。 
 
只是,想到要把一根粗粗的內視鏡管線從嘴巴吞入食道、胃甚至小腸,一般人總會畏懼三分,害怕檢查的比率非常高,大腸鏡更是如此,坊間流傳的經驗總是痛苦難當。坦白說,內視鏡檢查的舒適程度,的確與醫師或檢查員的技術好壞不無關係,如同同樣領有保母證照,但照顧孩子的技巧高下仍有差別;不過,一些減少不適的方法已經發展出來,如配合麻醉,或是選擇高科技的膠囊內視鏡等,而且民眾在檢查時若能充分配合醫師的指令,疼痛不適感也會降低,若因為害怕而放棄檢查,延誤病情,反而得不償失。
 

胃鏡:揪出腸胃不適病因的利器

現代人工作忙碌,飲食又不正常,腸胃不適是普遍問題,若有吞嚥困難、胃酸過多、空腹時不舒服或吃飽後容易腹脹不適、胃酸逆流、消化性潰瘍等,醫師多半會建議做胃鏡檢查。至於一般人無症狀,但若有抽菸、吃檳榔、喝酒等習慣,罹患食道癌危險性較高,家族有胃癌病史,或是查出已有幽門桿菌感染,胃癌的危險性較高,也都應該接受胃鏡篩檢。
 
胃鏡其實就包含了食道鏡,它的全名應叫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檢查時醫護人員以一根直徑約0.9公分的細長軟管,由口腔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前半段,由於管子前端有內視鏡及光源器,醫師在螢幕上即可清楚觀察上消化道的健康情形,若發現疑似病灶,還可由胃鏡上的小洞伸入夾子做切片檢查。
 
胃鏡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包括水都不能喝,以免食物和水留存在胃裡面,影響醫師診斷,也避免檢查過程中促發噁心嘔吐。
胃鏡檢查時,醫護人員會在受檢者的喉頭部位噴上局部麻醉劑,使喉嚨的敏感度下降,接著請受檢者以「半側臥」的姿勢躺在檢查床上,張開嘴巴咬住一個塑膠的咬口器,接下來,檢查人員會將胃鏡的管子從咬口器內放入,約3~5秒內嘴巴不要做任何吞嚥動作,直到檢查人員說可以吞口水時,藉著吞嚥動作胃鏡管子就會順利進入食道了。如果順利的話,胃鏡檢查約十分鐘可以完成;真的難以配合的話,還有所謂的「無痛胃鏡檢查」,即從靜脈注射給予麻醉藥,受檢者等於是在半昏睡狀態中完成檢查,但這部分麻醉費用必須自費。
 
胃鏡檢查的風險包括吸入性肺炎、嗆到、喉嚨摩擦受傷、心律不整、穿孔等,但只要檢查者技術成熟,受檢者充分配合,發生上述情形的機會很低,少於0.5%。
 
要注意的是,平時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劑者,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暫時停藥一週;另外,心肺功能不佳者,麻醉風險較高,也應請醫師評估心肺功能是否適合麻醉。胃鏡檢查後一小時內不要進食,之後從喝水開始,若無嗆到再進食。 
 

大腸鏡:6分鐘護一生 

比起胃鏡,大腸鏡的恐懼指數似乎又更高,不過結腸直腸癌高居民國98年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而大腸鏡已經證實為篩檢結腸直腸癌的良好工具,對於息肉有95%的診斷率,對於大腸癌則有99%的診斷率。尤其是對有家族史及50歲以上的年長者而言,這項檢查更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
 
大腸鏡的管子與胃鏡類似,從肛門進入後,依照大腸的構造,依序經過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等,在將管子拉出肛門的過程中,醫師透過管子上的鏡頭,可以觀察大腸內是否有潰瘍、發炎、息肉或腫瘤等,若有息肉可當下切除或切片,因此兼具治療功能。由於大腸全長約150~160公分長,又有彎曲構造,檢查過程中難免會疼痛不適,但台大醫院目前以單人操作插入法,將容易被推擠伸長的乙狀結腸摺疊成如洗衣機的排水管一般,將大腸整理成約70~80公分左右,可減少疼痛,並縮短檢查時間。統計顯示利用此法,將大腸鏡檢查伸入盲腸僅需3至5分鐘,因此有充分時間可以在拉出大腸鏡時觀察整個大腸的黏膜,而過去美國的研究顯示從盲腸將大腸鏡拉出致體外的時間(相當於觀察整個大腸的時間)大於6分鐘,可以達到最佳的息肉偵測率,因此醫師也常打趣說,不只是子宮頸癌,大腸癌也可以「6分鐘護一生」。
 
坊間健檢項目也有「乙狀結腸鏡」,即只看肛門進去約60公分的大腸,但因事前準備作業與大腸鏡檢查一樣,既然都大費周章清腸了,就不建議只做一小段大腸,既無效益又可能漏失病灶。
 
此外,大腸鏡亦有「無痛大腸鏡檢查」,經由靜脈注射短效的麻醉藥減輕病人焦慮和不適,但病人意識只有輕度壓抑,仍有能力自行呼吸和回應醫師問話。
 

大腸鏡檢查的事前準備 

大腸鏡檢查的事前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原則上就是要徹底清腸,以免影響判讀。清腸的步驟各醫院作法不太一樣,台大醫院健檢中心歸納出大腸鏡檢查的黃金時間,即檢查前5~10小時前要完成清腸,如果太早清完腸,大腸可能又會有糞便堆積,太晚清腸的話則尚未排洩完全。為了把握此一黃金時間,台大醫院的作法是建議受檢者在受檢當日凌晨三、四點起床服用清腸藥物,約2~3小時後清腸完畢,就可以準備前往醫院接受檢查。
 
除了清腸,也建議受檢者在檢查前三天就開始實施「低渣飲食」,所謂低渣飲食就是有纖維的食物盡量不要吃,例如蔬菜水果,也不要喝牛奶或奶製品,目的是不要讓大便結塊,檢查前一天尤其要嚴格施行,這樣更能有助於大腸徹底清空。
 
與胃鏡一樣,有服用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劑者,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停藥一週,但勿自行停藥,中風風險高的人,若因停藥而引發中風,反而得不償失。
 
大腸鏡與胃鏡類似,檢查員技術成熟與否攸關檢查品質和舒適感,而且第一次檢查很重要,良好的清腸加上仔細的檢查,該次檢查即可減少80%的大腸直腸癌死亡率。目前美國醫界的建議是,若大腸鏡檢查品質優良,檢查結果正常者,下次可以十年後再檢查;若是檢查出小息肉,則五年後再檢查;若有大息肉者,三年內要再追蹤。但國內尚無明確的指引。至於風險,檢查不慎是有可能導致腸穿孔,但比率很低,國外統計約0.25%,即四百人約有一人。一旦發生腸穿孔,多半需緊急手術治療。 
 

小腸鏡和膽道鏡 

小腸因長度實在太長,加上彎彎曲曲的特性,過去一直被視為是難以檢查的器官,即使陸續有人研發出檢查工具,但仍無法克服長度和彎曲,只能做多少算多少。現在醫界已經發展出雙氣囊及單氣囊小腸鏡,分兩次由口腔進入或肛門進入檢查,可以將小腸完整檢查一遍,所以小腸內部也不再是「盲點」了。不過因為小腸鏡檢查約需2~3小時,一般都會施行朦朧無痛麻醉,讓病人在半昏睡的狀態下完成檢查。通常是懷疑小腸內出血或有疑似腫瘤時才會安排小腸鏡檢查。
 
至於膽道鏡是用來診斷或治療膽結石, 經口腔將十二指腸鏡伸入膽胰管開口處,再經內置導管放入膽、胰管內,施打顯影劑來輔助診斷,一旦發現結石,可在內視鏡導引下取出結石,若結石情形不複雜,不用開刀即可完成結石治療。
 

消化道內視鏡的新發展

看準一般人對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的畏懼,除了結合麻醉達到「無痛」的境界外,讓檢查像吞藥一樣簡單的「膠囊內視鏡」也已經問世多年,包括食道、小腸和大腸均有膠囊內視鏡。只是一顆膠囊動輒三、四萬元,需自費,因此使用仍不普遍。此外,膠囊內視鏡只有檢查而無病理切片採樣或治療的功能,因此,若發現疑似腫瘤或息肉,受檢者仍須再次接受一般的小腸內視鏡檢查。 
 
這些膠囊內視鏡以小腸用的最多,有時病人有內出血問題,但胃鏡和大腸鏡都沒有發現出血點,這時可選擇自費吞顆小腸膠囊內視鏡,找到出血點後,再做小腸鏡。
 
大腸膠囊內視鏡最怕的就是電力不足,因每個人大腸蠕動的快慢不同,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大腸膠囊無法順利通過整條大腸就「沒電」了。而且膠囊無法吹氣將大腸壁鼓起,可能遺漏病灶,也是缺點。不過膠囊內視鏡方便無痛的特性,未來仍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此外,有些內視鏡有放大功能,有些也可以改變光源,讓癌細胞容易顯現出來;還有結合超音波功能的超音波內視鏡,可以發現診斷長在黏膜下的腫瘤。這些讓內視鏡更厲害的小道具,都可讓病灶更加無所遁形。 
 
〔Q&A〕
Q:麻醉內視鏡有什麼風險?
A:要做麻醉無痛內視鏡,最好找有麻醉專科醫師的醫院進行,風險與一般麻醉風險相同,對麻醉藥過敏者不適合;有心臟病、阻塞性肺疾等心肺功能不佳者,需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麻醉。
 
Q:內視鏡那麼粗,容易戳破腸子、食道跟胃嗎?
A:內視鏡管徑約0.9公分,是軟管,只要充分配合檢查,戳破檢查器官的機率極低,在千分之一以下。
 
Q:經常做內視鏡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A:每次做內視鏡,承擔的風險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經常做內視鏡而出現副作用。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