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44期

出刊日:2008-10-15

返回上一層

肝癌風險可預測

我有B型肝炎會變成肝癌嗎?科學方法宛如現代算命術,對於過去難以準確推斷的肝病問題,未來可望透過客觀的檢驗數據,會整估算出具有參考價值的結論,以供疾病防治參考。

撰稿/粘曉菁(本會醫療部主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台灣約有300多萬名的B型肝炎帶原者,平均每5位就有1位罹患B型肝炎,隨著時間與病程的進展,每年國人約有7000多人死於國病─肝癌,而大約每70分鐘就有1人因肝癌而死亡,可見B型肝炎帶原者日後變成肝癌的威脅之大不容忽視。
2008年8月陳建仁院士等人於世界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JNCI)發表一篇相當優秀的研究成果,提供全世界肝癌預測的新指標。
 
此研究在台灣7個鄉鎮,歷經10多年的長期追蹤4155位B型肝炎患者,最後確診153位罹患肝癌。經過研究分析得知:B肝病毒e抗原陽性與否、B肝病毒量高低、血中ALT(GPT)值是否異常、B肝病毒基因型、B肝病毒在其內的基礎核心促進子(basal core promoter, BCP)處或前核心區(precore region)處發生突變與否、年齡大小、男女性別等因素,都可以一同來預測B肝患者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
 
由於肝癌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因此目前的專家學者多建議B肝帶原者,需定期每半年至1年進行抽血(GOT、GPT、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等完整的肝病檢查,以期早期發現肝癌。經由陳院士等人研究可知,會增加肝癌風險的因子中,可以改變的樞紐因素就是B型肝炎病毒量,因為目前已經有很好的B肝治療藥物可治療B肝降低病毒量。但經由藥物降低血中的B肝病毒量,是否就此可減少肝癌的發生,是未來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如果可以達到此效果,在肝癌的防治上,除了目前的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外,又可進一步提升預防的層次。


B肝病毒的構造

B型肝炎病毒早在1965年於一位澳洲原住民的血清中發現,當時稱之為澳洲抗原。B型肝炎病毒隸屬於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顯微鏡下病毒約42奈米大小的雙層顆粒,外膜為表面蛋白(surface protein,可表現B肝表面抗原HBsAg),內膜為核心蛋白(core protein,可表現B肝核心抗原HBcAg),而e抗原(HBeAg)為核心蛋白分泌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分泌型蛋白質,在病毒大量複製時會被釋放至血液中,可以做為病毒大量複製時的血清學標記。另外膜內含有B肝病毒DNA,及負責病毒基因複製的病毒聚合酶(polymerase)。
 
B肝病毒DNA分為4大部分(S、C、polymerase、X),分別負責產生B肝病毒中不同的蛋白質, S基因部分可產生表面蛋白(surface protein)、C基因部分可合成核心蛋白(core protein)、polymerase基因部分可生成病毒聚合酶(polymerase)、X基因部分則可合成X蛋白及啟動子(promoter),專門負責激發並調控B肝病毒基因的表現。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