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期
出刊日:2023-07-18
返回上一層【好心肝故事】醫師一句話,逆轉臺大葉丙成教授脂肪肝
葉丙成教授先從飲食控制著手,並加上運動打破停滯期,一次次看到數據改善。

圖說:經粘曉菁醫師診治,葉丙成教授逆轉重度脂肪肝有成。
撰稿/陳淑卿
以翻轉教育聞名的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葉丙成,最近成功翻轉脂肪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的一句話:「你的體脂肌肉數值跟孕婦產後差不多喔!」讓他下定決心翻轉這驚人數值,不到半年減重將近9公斤,他是如何做到消脂保肝的?
「一個頭髮有點長,有點頑皮的中年大叔」,在社群平台擁有高人氣的葉丙成教授如此自我簡介。已屆中年,雖有注意飲食不能過度,但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新冠疫情,讓他覺得都已經快世界末日了,還需要在乎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嗎?於是鬆綁飲食警戒線,隨心所欲吃了兩年,體重從72公斤回升至近76公斤高峰。
過去9年來,葉丙成教授創辦PaGamO教育科技平台和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這兩項創業最大的挑戰是他必須扮演火車頭的角色,所以事業擺第一。雖然他提供健檢福利給自家員工,但對自身的健康卻抱持迴避的鴕鳥心態。直到2022年底結束留職停薪歸建臺大,公司收支轉正完成階段性任務,在醫師好友的鼓勵下到好心肝門診中心粘曉菁醫師消脂保肝門診就醫,並做了人生第一次的全身健檢。
重度脂肪肝已造成肝臟發炎
檢查結果不僅肝指數異常,腹部超音波及肝纖維化震波儀檢查顯示為重度脂肪肝,這讓葉丙成教授相當意外,他從沒想過肝臟會出問題。檢視其身體質量分析,身體質量指數已超過24達到體型過重,體脂肪及內臟脂肪指數皆過高,身體類型落在肥胖臨界。粘曉菁醫師表示,葉教授的重度脂肪肝已經造成肝臟發炎,這是比較令人擔心的脂肪性肝炎,如果不處理就會慢慢纖維化,但其實只要付出一點努力減重,就有機會逆轉,找回健康。
經消脂保肝專業醫師群與營養師等團隊診治評估,葉丙成教授先從飲食控制著手,力行168(將一天可進食的時間集中於8小時內),早餐不吃,中午吃沙拉、生魚片、蛋白質拌飯輕食,晚上正常吃但提早進食。三個月之後成效顯著,降至69公斤,脂肪肝從重度轉為中度。接下來經粘醫師指導,加上運動打破停滯期,同時增加肌肉量,如今將近半年的時間,減至67.9公斤,逆轉重度脂肪肝有成,更重要的是身體質量分析已從類產婦身體脂肪肌肉組成轉變為年輕型男體態,他也充分體會到產後媽媽要回復身形,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
粘曉菁醫師表示,飲食控制是健康減重前期很重要的關卡,但要使體脂肪與肌肉比例回歸標準,就要付出努力運動。此外,只要有決心毅力健康減重,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以避免走向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醫療團隊陪伴鼓勵增添信心
在這消脂保肝的過程中,葉丙成教授感受到專業消脂保肝醫療團隊的健康監控是重要的關鍵,包括醫師、營養師、藥師、護理師、醫檢師及強大志工群等,大家都一起努力在做這件事,讓病人不會覺得是自己孤軍奮戰,在消脂保肝路上一直有專業團隊陪伴鼓勵,如此會更有動力,更不會輕易放棄。同時,每次回診有標準化的數據量測,看到改善的成效,更增添信心繼續努力。
葉丙成教授有感而發地說,他曾在中正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說過,世界上的事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但歷經成功逆轉脂肪肝,他想告訴大家,只要努力,消脂保肝就易成功。

圖說:葉丙成教授健康瘦身近9公斤,許多朋友感覺到他減重前(左)及減重後(右)的差異。(左圖/葉丙成教授提供)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新觀念:從小酌怡情到少量飲酒即有害健康
- 2022年十大死因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首度跌出榜外 但仍不可輕忽
- 「樂聖」貝多芬死因解謎 頭髮驗出B肝病毒 推測死因為肝硬化
- 酒精無安全劑量 飲酒傷肝傷身,罹癌風險增!
- 一杯接一杯,無法自拔… 藥物及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助戒癮
- 質子治療用於肝癌的時機?
- 大腸癌年輕化、晚期癌增加 遠離風險因子 及早阻斷大腸癌
- 腫瘤引起膽道阻塞 內視鏡膽道射頻消融術合併支架可改善
- 【愛肝新樂園】帶人帶心還是帶肝?
- 一次搞懂B肝帶原、慢性B型肝炎、 B型肝炎急性發作!
- 哪些藥物可能會讓B肝病毒活化?
- 吞嚥困難、體重減輕… 小心是食道弛緩不能症!
- 「大」不出來!惱人的便秘怎解?
- 肚子怪怪的…不一定是吃壞肚子! 解析功能性消化不良
- 肝爹信箱 有問必答
- 全島一肝 高雄旗山抽血癌篩暨腹超活動 旅美企業家愛心回饋鄉里 照顧鄉親的健康
- 【請問好心肝】膀胱癌5問 余宏政教授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眩暈5問 楊怡和教授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腺樣體肥大4問 許巍鐘教授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腹瀉5問 朱祐龍醫師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 麻醉4問 陳建榮醫師專業解答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建,11樓門診服務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