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少見但殺傷力強!解密難纏的膽管癌

返回上一層
在所有癌症中,民眾對膽管癌較陌生,醫界對它的致病機制也不太清楚,手上握有的治療武器相當有限,又被稱為「孤兒癌」。不過,近來醫界以光動力療法嘗試治療,可延長患者生命,帶來一線希望。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助理教授張毓廷,曾在接受《好心肝》會刊諮詢時表示,與其他癌症比起來,膽管癌在國內外都相當少見。儘管罹患者不多,但膽管癌的殺傷力卻很大,讓人對此病的神祕面紗格外好奇。
 
膽管常出現的疾病可分為良性、惡性。良性的膽管疾病包括先天膽管異常、膽管結石合併急性膽管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良性的疾病都可以治療,但惡性的膽管癌除非可以開刀清除乾淨,不然存活率相當低,5年存活率只有20%。
 
膽管癌依位置、型態有不同的分類。依位置分,膽管癌分為肝內膽管癌、肝門部(肝外)膽管癌、膽囊癌。臺大醫院臨床觀察,國內膽管癌患者最常見是肝外膽管癌(肝門部膽管癌),肝內膽管癌的患者相對較少。
 
膽管癌依型態分,有一種是癌細胞沿著膽管壁浸潤管壁;有一種是癌細胞形成一顆一顆腫瘤;另一種則是腫瘤長在膽管內。肝外膽管癌常屬於浸潤型,所以很難經由影像檢查揪出,很多患者都是因為膽管阻塞出現黃疸求診,或是其他原因檢查才被發現。發現時大多已經晚期,只有30%的病患有機會使用外科手術治療。
 
形成一顆一顆腫瘤的肝內膽管癌比較有機會可以經由超音波檢查早期被發現。透過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明確清楚地發現,肝臟內有一顆一顆腫瘤,但也常被誤以為是肝癌。
 
膽管有左右兩邊,即使左邊膽管出現嚴重阻塞,右邊膽管還可以正常運作,通常不會出現黃疸症狀,所以大部分膽管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除非是長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會因總膽管阻塞而出現皮膚黃、眼白變黃及茶褐色尿液等黃疸症狀,或是左右兩邊膽管嚴重阻塞,膽汁無法輸送到腸道,才會出現黃疸。當患者因黃疸、腹痛、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等求醫時,往往已到晚期,兩邊膽管都已經被癌細胞入侵了,以致預後不佳。
 
開刀是膽管癌患者的首選,若能幸運切除腫瘤,並維持膽汁順利從肝內膽管排出,可增加存活率。無法開刀的病患則考慮用化學藥物或放射線治療,但多以症狀舒緩以及提升生活品質為目的。如果經濟狀況許可,可以自費做光動力療法,光動力療法目前被運於口腔癌、肺癌、食道癌,主要原理是把藥物先送到腫瘤處,再透過光照活化藥物,進而殲滅癌細胞。
 
膽管癌的病人最大的致命傷是膽管阻塞,膽管就像地下水道,一旦阻塞就會發臭、長細菌,膽管也一樣,必須保持暢通無阻,才能把膽汁輸送至十二指腸;而疏通膽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支架引流,膽道置放支架的概念跟心臟血管支架一樣,主要目的就是打通渠道,讓膽汁順利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