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腹超掃出陰影先別怕 楊培銘教授:良性居多

返回上一層
腹部超音波能照哪些臟器?為什麼肝臟會長血管瘤?B肝C肝病友不用每個月跑醫院追蹤是為什麼?超音波下的脂肪肝長什麼樣子?肝臟也會長水泡,那要不要處置?這些問題,肝基會總執行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楊培銘,一次詳盡解答。
 
首先,要確認肝臟的健康,少不了要照超音波,但腹部超音波究竟能探照出哪些器官?楊培銘教授表示,主要是實質(非空心)的器官,包括肝、胃、腎、脾、胰臟再加上非實質的膽囊,但超音波也有局限,最怕是空氣已經骨頭的遮掩影響判讀效果,特別是胰臟的一部份總是被腸氣遮掩,因此,胰臟尾的25%~30%比較難看清楚。
 
也有不少人問,腹部超音波需要空腹的理由是什麼?最主要會影響的就是膽囊的判斷,因為進食之後,特別是油膩的食物,導致膽囊縮成一團就會難以辨識,另外,吃得食物種類太雜,胰臟被腸氣掩蓋住的部分有更多,於是照腹部超音波前,通常要求空腹4~6小時甚至6~8小時,以清淡的飲食為主,比較有限制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必須服藥或是施打胰島素,就無法完全空腹,可選擇少許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而超音波明明有彩色的,為何以黑白為主?楊教授打趣的說其實會看醫師,黑白照即可。進一步說明,其實是彩色的超音波僅增加了一些鑑別判斷的能力,對於判別陰影的部分並沒有幫助。黑白超音波照,只要不是死角處,99%能照出陰影。
 
至於陰影代表肝臟有結節或是腫瘤,又可區分良性跟惡性,在台灣還是良性居多。其中良性最多的就是血管瘤,要注意的是血管瘤的成分,是像血管的成分,而不是長在血管上,因此不會擔心血管瘤會造成血管阻塞的問題。血管瘤的成因不明,目前只能歸於體質問題,血管瘤中有一種惡性的稱作血管肉瘤,只要排除是血管肉瘤就能診斷是良性血管瘤。
 
一般BC肝病友被建議三到六個月甚至六到十二個月追蹤,不需要每個月追蹤是因為,肝癌絕大多數生長的速度並沒有想像的快,這期間如果癌細胞增長,時間上仍來得及治療,唯一的突發狀況就是胎兒蛋白突然上升,就需要立即安排檢查。
 
肝水泡的成分是水,也是關乎體質,儘管整個肝臟佈滿水泡,基本上仍是不會導致肝功能異常,一般不建議處理,但如果水泡多到導致整個肝體積為正常的兩三倍,會頂到腹部,造成患者不便或是水泡過大導致患者不適,就要考慮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