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76期

出刊日:2016-10-15

返回上一層

看新聞學保肝

01
美提醒:
使用C肝口服新藥前
應先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
 
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於2016年9月發佈新的C型肝炎治療指引,建議病患使用C肝口服新藥(DAAs)治療C型肝炎之前,一定要檢測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同時在治療期間要監測B型肝炎病毒濃度(HBV DNA),因為使用C肝口服新藥治療C型肝炎,有可能使得B型肝炎發作。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主任陳健弘醫師指出,這是針對合併感染B型肝炎及C型肝炎者而言。在台灣,B肝、C肝雙重感染的人,病毒檢驗結果有7成以上是C型肝炎病毒活性較強,B肝病毒較弱,這樣的人過去若使用干擾素加雷巴威林治療C型肝炎,因干擾素對B肝病毒同樣有效,所以比較不會出現B肝病毒變活躍的情形。
 
但C肝口服新藥只針對C肝病毒有效,所以當病患體內C肝病毒被壓制後,B肝病毒有可能因此變得活躍(即B肝病毒濃度上升)。目前還無法預測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但美國的C肝治療指引建議,所有病人接受C肝全口藥物治療之前,應先接受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檢測。
 
B、C肝雙重感染者若真的因為使用C肝口服新藥,導致體內B肝病毒濃度上升,怎麼辦?陳健弘醫師指出,那就看病人B肝病毒量及肝功能是否符合治療的條件,「該怎麼治療就怎麼治療。」
 
此外,該指引還建議:一、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者應注射B肝疫苗。二、合併B、C型病毒感染者,在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期間應監測B肝病毒濃度。三、在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之前或期間,若B肝病毒符合治療的條件,針對B肝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四、在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期間,針對B肝病毒濃度未達治療標準者,至少每4週要監測B肝病毒濃度,若達到B肝治療標準,建議治療。五、在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後,針對B肝病毒仍需要定期監測。
 
------------------------------------------------
02
日本研究揪出脂肪肝成因
 
媒體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從動物實驗中發現脂肪肝的發病機轉,此研究獲刊登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雜誌的網路版。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系消化內科教授竹原徹郎、遺傳學系教授吉森保領導的團隊日前宣布,透過老鼠實驗證實,大量攝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會讓實驗鼠肝臟中一種名為「Rubicon」的蛋白質增加。由於這種蛋白質會抑制自噬性溶體(autolysosome)的功能,讓自噬性溶體無法發揮細胞「清道夫」的功能去分解脂肪,所以Rubicon蛋白質增加,會導致脂肪肝或讓脂肪肝惡化。未來是否能透過抑制「Rubicon」蛋白質的藥物來治療脂肪肝,將是研究方向。
 
脂肪肝就是肝細胞中塞滿了油滴,主要是三酸甘油酯,讓每個肝細胞都變成胖胖的。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只是原因之一,脂肪肝可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長期酗酒者約9成都有脂肪肝問題;另一類統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因包括肥胖、高血脂、糖尿病、B、C肝炎及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
 
單純脂肪肝其實沒有太大的危害,但有脂肪肝,抽血又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則代表可能已有「脂肪性肝炎」,不妥善控制,可能會繼續朝肝纖維化、肝硬化發展,國外研究甚至發現極少數的人甚至會導致肝癌。
 
目前並無可以消除脂肪肝的藥物,醫界公認改善脂肪肝的最佳特效藥就是減重和運動,包括調整飲食和每天進行15分鐘以上有點喘且微流汗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瑜珈等。
 
另外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最重要的就是戒酒;若是高血脂或糖尿病引起,就要妥善控制血脂和血糖。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