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89期

出刊日:2020-01-15

返回上一層

請問好心肝/手麻腳麻4問 廖晉緯醫師 專業解答

廖晉緯醫師
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
 
醫學專長:頭痛、痠痛、腦血管疾病、巴金森氏症、周邊神經病變、癲癇、失眠、一般神經疾病。
請掃描觀看醫師解說影片
 
Q1:到底什麼是麻? 我要怎麼描述給醫師聽?
A: 很多病人來到診間,說手腳會麻。但其實麻是一個很多樣化的症狀,要描述更詳細一點,才能幫助醫生診察。一般病人所指的麻,可以大概分為三類:感覺變得不敏感、無力,以及不舒服的感覺。
 
˙感覺變得不敏感:包含麻木、鈍鈍的感覺、像死皮一樣、像隔一層膜或手套、甚至完全失去感覺而不知被碰觸……等等。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是走路腳踩在地上的感覺浮浮的,像踩在棉花上一樣,不太踏實。這些都表示感覺神經的功能變弱。
 
˙無力:包含單純力氣變小、肢體癱軟不聽使喚,或者甚至感覺肢體彷彿不是自己的。如果只有單純力氣變小,醫學上通常不稱之為麻,只是有些病人喜歡用「麻」來描述它。如果肢體癱軟且失去知覺,彷彿好像不是自己的,則表示該肢體的運動與感覺功能同時受到影響。
 
˙不舒服的感覺:包羅萬象,例如被電到的感覺、針刺感、麻刺感、好像有蟲在爬、彷彿壓太久而循環不順的感覺、像靠近火源一樣熱熱刺刺的感覺等等。有些症狀則是肌膚太敏感,輕輕碰觸到或是被風吹到就會痛。這些則表示神經被刺激到,或是神經的敏感度異常上升。
 
Q2:突然手腳麻起來,有沒有可能是中風?
A: 中風往往發生在一瞬間,或是剛起床的時候發現。民眾可以參考簡單的口訣FAST:「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觀察表情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並平舉,觀察單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就是SPEECH,請患者說一句話、觀察是否咬字清晰且內容完整正確;「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並立刻送醫,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如果麻突然發生,且合併上述任一症狀,就要高度懷疑中風!
 
然而,確實也有少數的中風案例,是只有麻,並未合併上述的典型中風症狀。此時就比較難以判斷。初步區分的方法如下:如果是壓太久、循環不順的麻或無力,通常動一動之後,會在幾分鐘內恢復;如果是單一神經被壓到麻痺,通常症狀僅限該神經支配的功能,其鄰近的神經仍然會是正常的。舉一個常見的例子 ──橈神經麻痺:手肘可以彎曲,卻無力伸直,並且合併手掌與手臂背側麻木或麻刺的症狀。
 
Q3:不只麻,連走路也不太穩,是出了什麼問題?
A: 這要非常小心!因為神經系統從上到下的任一處出問題,都可能導致這樣的症狀,需要醫師仔細檢查。常見的原因包含腰椎退化壓到神經、多發性神經病變、下肢血液循環問題,以及中風、腦病變、與脊髓病變等等。
 
腰椎退化,可能壓迫到掌管下肢的神經,導致無力與麻木、麻刺感,進而導致走路不穩。多發性神經病變造成走路不穩的機制有二:一是肢體無力,二是本體感覺變差。所謂的本體感覺,就是人感知自己肢體的位置、動作、角度與速度的能力。一旦負責本體感覺的神經受傷,患者就失去了協調肢體並保持穩定的能力,因此容易跌倒。下肢循環出現問題時,神經與肌肉的血液供應異常,出現麻與走路不穩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至於「中風」、「腦病變」、與「脊髓病變」等中樞神經問題,其病灶的所在則需仰賴神經科醫師精準的評估與定位。
 
Q4:不只麻,連大小便也有狀況,會是什麼原因?
A: 這是另外一個要提高警覺的症狀!所謂的大便症狀,包含新發生的便秘、便秘與腹瀉交替,或是失禁。小便症狀則是指尿不出來、失禁、異常的頻尿或急尿。
 
有一些多發性神經病變的患者,自律神經功能會受到影響,除了大小便症狀,也可能導致眼睛對亮暗調適能力變差(突然來到暗處,眼睛要花很久時間才能看清楚;來到亮處,要很久才能適應強光)、心律不整、心悸、血壓不穩、姿勢性低血壓、出汗異常(例如該流汗的時候不流汗,不該流汗的時候卻滿身大汗)等等;男性則另外可能有勃起功能障礙。
 
一旦麻與大小便症狀同時出現,病灶可能在腦部、脊髓、腰椎、薦椎,以及自律神經等等。如果麻與大小便症狀來得很突然,通常表示腦部或脊髓突然受損(常見的原因有中風、腫瘤壓迫、脊椎骨折等等),屬於神經科的急症,必須盡速就醫才行。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