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部分胰臟水泡有癌變風險?!|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胰臟水泡形成的原因需視水泡的性質加以區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2大類:

1. 假性囊腫(pseudocyst)
這類胰臟水泡是因為急性胰臟炎或反覆胰臟炎(例如飲酒過量引起之酒精性胰臟炎)後,發炎累積的液體未完全吸收,發炎物質構成的膜狀物包圍液體形成「暫時性水泡」。這種水泡不會癌變,大多數會漸漸吸收或無症狀共存,持續追蹤即可。

不過仍有少數狀況需要介入性治療,例如腸胃道壓迫導致消化異常或腸阻塞,或囊腫中合併感染,或者是水泡體積不斷增大,就不能只是觀察而已。
要研判此類水泡性質,須仔細了解胰臟炎與水泡出現的時間先後,例如第一次胰臟發炎前若已在影像檢查中發現水泡,則有可能不是假性囊腫,而是其他性質的水泡。若是在急性胰臟炎後數周內才發現的水泡,就較可能是假性囊腫,如果沒有症狀,就持續追蹤即可。

2. 胰臟囊狀腫瘤( 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 )
常見的胰臟囊狀腫瘤,其癌變風險高低及追蹤治療,簡要描述於下圖中。



諮詢╱吳行健(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