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藥物性肝損傷體質 基因檢測可預知

返回上一層
目前已發現數百種與藥物代謝有關的基因。現階段研究較為透徹的藥物代謝基因,是以下兩大類:
1. 藥物代謝酵素有關基因
若基因出現核苷酸變異、序列缺失或者重複,都會影響到酵素代謝的強弱。舉例來說,抗結核藥物需要仰賴肝臟的乙醯轉化酶此種酵素代謝,而基因NAT2 可決定該酵素作用的強弱,根據每個人帶有的基因不同,又可分為「快乙醯化」、「中乙醯化」、「慢乙醯化」三類。研究發現屬於慢乙醯化者,酵素作用較慢,可能讓藥物代謝過程中較易出現有毒中間產物,而造成肝毒害。
 
2. HLA相關基因
若病人帶有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相關基因陽性,在服用降尿酸藥物、抗癲癇藥物時,除了可能讓肝損傷風險提高外,還可能合併皮膚不良反應,出現如史帝夫強森症候群或中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的皮膚潰爛,死亡率也較高。因此目前醫師初次開立上述藥物前,會先檢驗病人是否帶有HLA-B*5801與HLA-B*1502基因型,避免藥物的危害,健保有給付。
 
比較棘手的是,藥物性肝損傷的診斷極為困難,症狀也沒有特異性,如倦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右上腹不適、茶色尿、黃疸、嗜睡等,這些與一般肝炎的症狀類似,甚至有人沒有症狀,抽血才發現肝發炎指數(AST、ALT)升高,因此提高了臨床診斷的困難度。
 
除了已被研究透徹的乙醯胺酚有明確的生物標記,可直接抽血檢驗是否過量以致中毒外,由於藥物造成的肝損傷大多會有至少5天的潛伏期,加上每個人的體質與病史的因素干擾,例如若有B肝、C肝、脂肪肝、腫瘤、膽結石、心臟衰竭等也可能導致肝發炎指數上升,因此,若要診斷目前的肝發炎是否是某種藥物引起,需要排除許多疾病,並調閱用藥紀錄、了解服藥情形、時間點,甚至進一步做肝切片後才能推斷。在台灣,肝發炎的病人通常需先考量是否為B型或C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急性肝炎,可由病史或做HBsAg甚至HBV-DNA,或Anti-HCV甚至HCV-RNA的檢驗來進一步診斷排除。
 
有些個案情形較單純,如使用抗結核藥物,或者有在長期追蹤肝發炎指數者,若一用藥,指數就上升,可快速診斷是該藥物引起肝損傷。
 
若仍難以定論時,可在超音波導引下做肝臟切片,進行病理分析,可幫助診斷,但並非必要程序。
 
由於同一種藥不是每個人吃了都會發生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可說是個體、藥物與環境三者之交叉反應的結果,原因複雜,所以要預防藥物性肝損傷,最重要的是避免使用非必要的藥物及營養補充品;民眾應該認知到,任何西藥、中藥甚至是營養補充品,都可能有傷肝的風險,並非全無副作用,尤其是成分、來路不明的產品最令人擔憂。
 
而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者、長期酗酒者、老年人、肝功能不佳的人,則是藥物性肝損傷的高危險群,因此更須格外小心用藥。此外,服藥期間宜少喝酒,以免肝臟因為代謝酒精,將代謝藥物所需的酵素消耗殆盡,提高藥物性肝損傷的風險。
 
若因疾病治療所需,非得使用容易引起肝損傷的藥物時,用藥前需要先確認肝功能狀態,用藥後定期檢查肝功能,若肝功能異常,則應由醫師診斷是否為藥物性肝損傷,以及是否需立即停藥。全文請見 https://pse.is/52qx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