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大腸癌年輕化的原因原來是這個!|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大腸癌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2021年台灣大腸癌新發生個案16,238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38.4人。雖然新發生個案較前一年(2020年)減少591人,發生率也略減,但整體而言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在全球仍是「超英趕美」,在亞洲也是名列前茅。

同時,台灣與許多國家一樣也面臨大腸癌年輕化的問題,統計顯示全國45∼49歲大腸癌發生率由2010年每十萬人40.63上升至2021年48.18人。

2019年發表在《美國腸胃病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亞洲年輕大腸癌研究顯示,台灣1995∼2014年間,50歲以下男性大腸癌發生率每年平均增加3.7%、直腸癌則增加3.9%;女性大腸癌發生率每年平均增加3.5%、直腸癌則是2.7%,大腸癌年輕化的問題值得重視。

為何台灣年輕族群的大腸癌發生率如此高?如果說年輕人不愛運動、肥胖率高,或是攝取過多加工食品是危險因子,但這些現象全球皆然,非台灣獨有,推測應還有其他原因,例如與某些風險曝露有關,但醫學界尚未有定論。又如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等疾病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增加,這些患者日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隨之提高,而這些疾病可能與腸道菌生態發生變化有關。

腸道菌與飲食有密切相關,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從過去農村社會以五榖雜糧為主,轉變為西式速食文化,纖維攝取量減少;其次肉類在養殖過程的用藥(如抗生素等)也會改變腸道菌系統。還有一個比較令人擔心的現象是抗生素使用的增加,使腸道菌生態失衡,而腸道菌生態如果在幼兒時期被改變,較不可逆,導致發炎體質進而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等全身性疾病的提早發病。

雖然台灣大腸癌年輕化的確切原因尚難斷言,但建立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同時應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或化學添加物曝露,以免增加日後罹癌風險。

諮詢╱邱瀚模(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你或許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