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可能是這裡在出血?!|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因為血液經胃酸分解的關係,常以解黑便表現,出血量少時,可能解出成型的黑便或以潛血反應呈現;出血量多時,可能解出未成型黑便,俗稱「瀝青便」,又黑又黏;若更大量出血在4小時以內排出,則大便會呈現暗紅色。有時病人會嘔吐出鮮血或咖啡色渣物質。此外,因為血壓及血紅素下降,病人會伴隨頭暈、心跳加速、臉色蒼白、冒冷汗等症狀。
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狀以血便為主,若出血位置較高,顏色較暗紅;量不多時,可能看不出來而是透過糞便潛血檢驗陽性得知;假使出血位置較低或量大者,則會出現血塊、鮮血便。若是痔瘡出血,通常是擦屁股有血,或者大便上有紅色的血絲,但有時很難區分。
如果出血量大時,會有貧血、頭暈、虛弱等症狀,嚴重者有血壓降低、心跳加快、甚至休克昏厥現象。因此當出現血便,同時有上述症狀,代表出血量多或出血時間長,建議儘快就醫,若拖延恐有生命危險。
上述的消化道出血屬於急症,症狀較明顯可辨,但也不要忽略慢性出血。慢性的消化道出血較不明顯,時有時無,可能無法直接看到血便,但因持續性少量出血導致貧血,以致於頭暈、喘、累,有體力大不如前之感,此時要找出貧血原因對症治療。
諮詢╱陳介章(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助理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