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這個?|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病灶所發生的出血,其中以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的出血最常見;其次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併發的胃靜脈曲張、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由於肝硬化會造成肝門靜脈高壓,肝門靜脈壓力上升會造成食道靜脈曲張而破裂出血,這種情況通常較危急。少數則是消化道腫瘤如胃癌或食道胃接合處黏膜撕裂等所導致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多數源自大腸直腸病灶,例如痔瘡、肛裂、大腸直腸腫瘤、腸炎、大腸憩室、血管異常增生、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少部分為空腸、迴腸出血,可能原因如血管異常增生、腫瘤、潰瘍、憩室等引起。
一般來說,年輕人的下消化道出血常肇因於痔瘡、感染性腸炎等問題,年紀大的患者常見是腫瘤或憩室引起出血;住院臥床重症病患常有高血壓、血管功能不佳或心肺腎臟等多重共病,血液供應不良,常會因直腸潰瘍、缺血性大腸炎而引起出血,應該仔細鑑別找出原因。
諮詢╱陳介章(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助理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