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幼兒的B肝治療:兩歲以上就可用口服藥|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幼兒的B肝治療原則與成人相同,需在肝發炎指數異常及病毒量超過一定標準時,才會開始用藥治療。

臺大醫院小兒部長期追蹤700多位B型肝炎帶原者,從幼年期追蹤到40∼50歲,發現仍有個案在幼年期發生肝臟發炎的情形,甚至兒童期發生肝纖維化個案,雖比例不高,但還是需要藉由規則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美國FDA近年要求藥廠將B型肝炎的藥物的安全測試與臨床測試擴展到嬰幼兒,傳統型的干擾素可用在1歲以上幼童,干安能、惠立妥、貝樂克則是2歲以上就可以使用,長效型的干擾素可使用在3歲以上幼童。不過現在台灣沒有引進兒童劑型的貝樂克與惠立妥藥粉,在用藥時必須將成人用的錠劑藥物分切,劑量上拿捏以及使用上較為不便。

根據臨床經驗,幼童接受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將病毒量控制下來、肝發炎指數恢復到正常,其成功率與成人差不多;在治療過程中,e抗原陽性轉換為陰性的成功率,也與成人相近。在目前有限的個案資料中,甚至發現幼童表面抗原可以清除的機率在5%到6%左右(根據一篇貝樂克的兒童臨床試驗研究,用藥時間為96週),雖然與成人資料沒有顯著上的統計差異,但似乎高過成人一點點,代表幼童B肝治療的成功率,有可能比成人好。

諮詢╱吳嘉峯(臺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小兒科臨床教授)

你或許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