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寬仁抗癌 10 年 走出生命幽谷
返回上一層撰稿/陳淑卿
口述/魏寬仁(好心肝門診中心病友)
10年前因肝癌動手術,4個月後轉移到肺部,再度動刀,當我歷經折騰平安出院時,主刀醫師語重心長地說:「你今天能健康的走出去,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我銘記在心,願意在此分享這段走過生命幽谷之心路歷程,或許能給予正在奮鬥的朋友們一些參考與鼓勵。
2007年5月某日深夜,因劇烈腹痛、冒冷汗而掛急診,當醫師檢查後告知肝臟有10公分的腫瘤,我一聽腦中一片空白,想起母親多年前發現肝癌後不久就離世,心情盪到谷底,對下一步茫然不知所措。
靜下心後回想,年輕時就知是B肝帶原者,肝指數經常異常,雖曾追蹤檢查,因無症狀,久而久之便疏忽追蹤,這一輕忽竟釀成大病變而不自知。
腫瘤復發轉移,陷入人生低潮
透過一位朋友的引介,我自台中北上至和信治癌醫院尋求診治,經過醫師評估腫瘤位置及肝臟相關檢查,認為有手術切除的機會,5月中切除了右肝葉及膽囊,但未料B肝病毒在體內如此猖獗,在後續的追蹤時,9月份又發現肝細胞癌合併右肺轉移,所幸及早發現而能再度手術切除。
復發轉移的經歷讓我陷入恐慌,回想術後肝指數還在不穩定階段,每次回診,醫師看報告時只要皺個眉頭都使我很緊張,彷彿犯人要聽判決一般,會很急著想知道檢查結果,但卻很脆弱地害怕面對,每當內心一番矛盾交戰,醫師宣布檢查正常時,總會身心俱疲地問自己:「我到底在幹嘛?!」
那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悶在家裡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失落、鬱悶,對未來沒有希望,但很感念在那時絕處逢生,我終於遇到生命的契機,總算天無絕人之路。
走出憂鬱,參加登山活動
當時,一位朋友見我長期走不出來,鼓勵我參加由熱心人士組成的登山活動,但我其實掙扎了快一年才參加,從台中搭車到溪頭,在紅檜、柳杉等製造芬多精樹種的森林裡呼吸、健走、聊天,並參加健康飲食課程學料理,運動加上飲食的調理,漸漸地心境開闊起來,樂意與同行的病友分享我的歷程,彼此用鼓勵的力量支撐著。原本失望地一天過一天,這9年多來,轉變成期待著每週兩天的登山活動,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度過山林之旅,從走一小段路就會氣喘不繼,直到後來已能登上玉山頂。
至許教授門診就醫定期用藥,病況趨穩
另一個契機是9年多前,在一篇報導上看到臺大醫學院內科許金川教授所提出的觀念──「B型肝炎病毒對肝臟所引起的發炎變化,就是誘發肝癌的一個重要因子,而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抑制肝細胞中B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及活性,降低肝臟發炎,避免病情惡化。」當時,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剛在台灣使用,許教授的這番見解讓我體悟到用藥治療的重要,於是北上至臺大醫院就醫,許教授診治十分細心、處方用藥精準,這些年來定期追蹤用藥未中斷,病情越來越穩定,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信心,並確認這條治療之路的方向是正確的,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身心狀況越來越好。
令我非常感佩的是許教授培植了優秀的醫療團隊,成立了好心肝門診中心,三年前開始,我在好心肝門診中心就診,由林姿伶醫師為我詳盡地追蹤檢查,熟悉我病情的許教授也幫我審視病況,讓我十分安心。當我在好心肝門診中心享有溫馨、舒適、便捷的就醫服務後,經常推薦朋友來此就診,希望病友們可以減少摸索之路,盡早解除病痛。
感念好心肝的愛心,願以自身經歷鼓勵肝苦人
2014年我在剛開幕的好心肝服務中心候診時,不但受到義工的暖心接待,並何其有幸地巧遇贊助服務中心租修費用的愛心推手──何曉亮先生,當我知道何先生的善行及許多善心人士不計回報地支持肝病防治,真是相當感念,在愛心力量環繞下,原來我們這些「肝苦人」一點都不孤單。
魏寬仁先生(右)3年前於好心肝服務中心與愛心推手何曉亮先生(左)合影。
當我在候診區,看到剛獲知罹癌的肝病病友滿面愁容的樣態,彷彿看到10年前的自己,便毫不猶豫的趨前問候打氣,由衷地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幫助他們往前跨一步,不要像我當初那樣愁困躊躇地走不出來,我也體悟到「心情、飲食、運動、藥物」都要兼備,既然病情的變化及等待結果過程所生的憂慮,不是我們所能完全掌控的,那麼耐心的傾聽醫師的建言,明白發病成因及應對的道理,懂得放鬆自己心情,轉移注意力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才是有智慧的因應癌症之道。
兩年前,醫師評估病情平穩,日後每半年追蹤即可,讓我放下心中的大石,老天既然給我活下來的機會,就要積極快樂的走這人生旅程。
醫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