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故事好心肝故事

好心肝故事/膽管癌轉肺癌 無症狀無警覺! 屏科大教授張直 抗癌20年邁向康復

返回上一層

口述/張直(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畜產系退休教授)

撰稿/陳淑卿

 

當朋友們得知我曾歷經膽管癌、肺癌共3次手術,都很訝異難以置信,因為我一直神采奕奕、體力如常,甚至罹癌、手術期間也無症狀,這正是癌症的可怕之處啊!

 

我在40歲那年取得農學博士學位,在臺大唸書期間壓力一直很大。20年前,正值48歲壯年,時任屏東科技大學畜產系主任並兼就業輔導室主任,極為忙碌且心理處在高壓狀態。1998年暑假赴美拜訪5個州7所大學,剛返家不到一小時,就接到健檢中心來電:「張先生,請問您有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嗎?」才赫然想起,出國前做健檢時發現肝臟影像異常,但因無症狀,且自覺身強體壯,在美國三週還能到處奔走無異狀,並未把複檢一事放在心上。

 

找出病因為膽管癌,3年後轉肺癌

經提醒後,隔天趕緊至高醫門診,醫師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確認肝臟長了6.5公分的惡性腫瘤,施行血管攝影時同時做栓塞治療,並做切片檢查,但發現病理切片型態與肝細胞癌不同,疑是他處轉移,然而做了腸胃鏡檢查也未發現異常,醫師建議評估外科開刀的可能。

 

確知罹癌當下,難免會害怕,但由於自然科學研究的養成,我很快地調適客觀面對,對自己的身體很有信心,只想探究腫瘤根源到底是哪裡?

 

北上至臺大醫院內科許金川教授門診求診解惑,經許教授與外科李伯皇教授評估,腫瘤部位接近門靜脈不宜動刀,宜待已栓塞之腫瘤萎縮後再觀察,約4個月後,腫瘤縮至3.5公分,再過2個月有擴大跡象,許教授安排住院做了詳細的內科檢查,檢查結果確認為膽管癌,並把握時機由李伯皇教授主刀切除腫瘤,術後恢復良好。

 

休養3年多,未料在2003年健檢時,肺部左右兩邊發現約3.5公分的腫瘤,原已穩定的心情再受衝擊,當然也擔心是否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於台北榮總做兩次手術切除,確認為轉移性肺癌,醫師建議可回臺大醫院做後續治療,經臺大腫瘤醫學部楊志新醫師評估,不需做放化療,直至今日已十多年了,追蹤狀況穩定。

 

▲張直教授感謝太太的相伴,夫妻倆常至山林間出遊散心,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

棘手癌症無症狀,慶幸健檢發現腫瘤

接連的惡性腫瘤侵襲,尤其在當年可說是相當棘手的兩種癌症,還可有手術機會順利切除並存活至今20年,深感幸運與感恩。事實上,我在1976年當兵時因腰部開刀,可能在那時輸血感染了C肝,但直到1995年才開始健檢追蹤,1996年檢查也正常,1997年因台灣爆發豬隻口蹄疫疫情,忙於處理豬疾病防控而未做健檢,1998年健檢時,發現腫瘤已達6.5公分。回想,若是1997年那一年未疏於檢查,腫瘤不至於坐大至此,但所幸的是只輕忽那一次的健檢,若再拖延一年,後果將不堪設想。

 

非常感謝許金川教授當時為我安排詳盡的檢查,找出病因為膽管癌,近20年來,許教授也悉心地幫我追蹤C肝及各項檢查,期間因此接觸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得知基金會募集善款走遍全台偏鄉離島,為國人做免費的肝病篩檢,幫助許多的病友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深深感動。像我,當年就是沒有絲毫的症狀而掉以輕心,若不是透過檢查,根本不知癌症已上身。

 

▲張直教授多年來持續規律運動調養身心。

遵醫囑定期追蹤,樂觀正向調養身心

曾經,我是重大傷病持卡人,這些年來持續追蹤未復發,多年前不再續卡,已是個癌症康復者,也不再那麼擔心復發。常有朋友問我:「你是怎麼做到的?」我有些抗癌心得與大家分享,首先,最重要的是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檢查,千萬別因無症狀而輕忽、延誤;維持合宜、營養的飲食習慣,絕不吃偏方及造成肝臟負擔的食物;規律的運動可以提升免疫力,對癌細胞有壓制作用;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以休息,恢復正常機能;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會瓦解身體健康。

 

我要特別感謝一路陪伴的太太,早年她要上班又要照顧家庭,真的很辛苦,當年還沒有高鐵,她常陪我搭飛機南北奔波就醫,朋友問她怎麼照顧我的,她總是淡然笑說:「我從沒把他當病人看待。」退休後,我們一起吃素、練氣功調養身體,一起樂觀正向看待人生,我真的很幸運,近年醫學的進步加上貴人相助,至今能平安健康,知足感恩這一切。

▲因為自身的經歷,張直教授肯定肝基會為民眾做免費肝病篩檢,可以幫助早期發現疾病。


 

醫師的話

早期發現膽管癌,要靠定期健檢

撰稿/許金川(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臟內的惡性腫瘤,除了一般人耳熟能詳的肝細胞癌(俗稱肝癌),另一種就是肝臟內膽管長出的癌症,稱為膽管癌。

 

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臟的膽管癌除非長在左右肝內膽管匯合處,在早期就會引起黃疸外,通常與肝癌一樣是沒有症狀的。

 

膽管癌與肝癌不同,沒有特別的原因,不像肝癌與B、C型肝炎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要早期發現只能靠定期的健康檢查,尤其是腹部超音波檢查。

 

此外,膽管癌通常比肝癌更難纏,更容易轉移,治療上也更棘手。張教授的膽管癌手術切除後又轉移到肺部,又順利切除,目前已經長期存活到幾乎20年還相安無事,關鍵原因之一是他有健檢的習慣,此外,他與醫療人員密切配合積極接受治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你或許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