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期
出刊日:2017-07-15
返回上一層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 要切除嗎?
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離世,讓民眾再度警覺到大腸癌的嚴重性,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意願也升高不少。但若檢查發現有息肉,是否就代表有罹癌可能而需切除?也許民眾該先弄清楚的是,「我的息肉是哪一種?」
諮詢╱邱世賢(好心肝門診中心醫療總監)
撰稿╱邱俐穎
57歲的陳老闆在公司年度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大腸長了息肉,但醫師研判他的息肉屬於良性,所以不必切除;但同仁小許不僅發現息肉,在進行大腸鏡時直接切除,甚至被醫師提醒每1到3年還要再做大腸鏡檢查,讓陳老闆不禁納悶,都是大腸息肉,為什麼處理方式大不同?
大腸癌連續9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讓民眾對大腸息肉聞之色變。不過,大腸息肉種類不只一種,並非一律要切除。
大腸息肉指的是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與「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兩大類,臨床上95%息肉皆屬於這兩種息肉,性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增生性息肉」多出現在乙狀結腸、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
台灣50歲以上民眾,半數都有大腸增生性息肉。若醫師根據型態研判是增生性息肉,且該息肉又長在增生性息肉特別好發的乙狀結腸、直腸部位,因判斷準確率高,此時多偏向不處理;但若是長在非乙狀結腸、直腸位置的息肉,又大於0.5公分以上,則有可能是另一種也會癌化的扁平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此時仍會考慮予以切除。
腺瘤性息肉有癌化風險 建議切除
不過,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特別提高警覺,因為此類息肉為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比起增生性息肉,這類息肉的顏色偏紅,形狀較為多元。腺瘤性息肉在病理組織上又分為管腔狀(tubular)、絨毛狀(villous)以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其中又以絨毛狀的腺瘤癌化的可能性較高。
雖然不是每個腺瘤性息肉都會演變為癌症,但由於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若大腸鏡檢查時發現腺瘤性息肉時,除非太大或已癌化且侵犯到黏膜下層,要另外安排時間處理,否則原則上會直接切除。
大腸鏡檢判斷息肉腫瘤準確度可達八、九成
目前大腸鏡檢查,隨著影像系統的改良,加上操作內視鏡時可簡單地切換成特殊光,如窄頻光波(Narrow Band Imaging,簡稱NBI),以觀察黏膜表面的毛細血管及細微構造,可當場分辨是哪一種息肉及息肉是否已經癌化。醫學中心多半有放大大腸鏡設備,可將病變特殊染色後觀察,更能預測癌化的息肉是否可用內視鏡切除或需要開刀。
但由於息肉種類的判斷準確率畢竟非百分之百,所以仍有灰色地帶,「如果醫師認為這個息肉有持續追蹤觀察必要,意味著這個息肉未來可能有變化,既然如此,切除是比較保險的選擇。」
較大息肉需內視鏡切除
若息肉需要切除,對於較小的息肉,可用切片夾,直接把息肉夾掉;而較大的息肉(0.5公分以上),單用切片夾可能夾不乾淨,則會用電燒切除,此類切除術係利用一種特製的金屬套環,先把息肉套起來,之後將套環收緊後,接上電燒機器,通電後把息肉切除,息肉切除後視傷口狀況,必要時可使用止血夾將傷口夾住、縫合,以預防術後出血或穿孔。
大多數執行電燒術產生的出血,可經由大腸內視鏡做局部止血處理,不過偶而會有極少數個案在接受電燒切除術時,出現大腸壁穿孔,此時可用止血夾嘗試將傷口縫合,並住院觀察,若此處理無效,需要趕緊開刀修補腸道,以免引發腹膜炎等嚴重後果。
息肉病理檢驗若為惡性 須評估是否進一步開刀
臨床上,切除之息肉皆會送病理檢查,若檢查結果為良性息肉,則不必做進一步的治療,但若確定為惡性,需進一步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及是否切除乾淨。若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為原位癌,由於沒有轉移風險,切除後即能根治,不需再治療;如果癌症已侵犯至黏膜下層,可能合併有淋巴結轉移,此時須評估進一步開刀,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
大腸鏡多久做一次?視病理報告及腺瘤數量而定
目前政府針對50歲以上、75歲以下民眾,提供2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再做大腸鏡檢查。不過,由於大腸癌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對於高危險群民眾如:飲食習慣不良(如嗜吃紅肉、加工肉品等)、有代謝症候群等,應比照有大腸癌家族史之民眾,可提前至40歲或更早就進行檢查。
至於檢查頻率,依不同情況有不同的建議:
1.若大腸鏡檢查發現有腺瘤性息肉且有絨毛狀變化,或是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splasia)的息肉;或是有1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或一次發現3個以上腺瘤性息肉,這類病人屬於高風險,建議一年後再追蹤。
2.若非上述高風險的狀況,例如只有1~2顆不到1公分的小腺瘤性息肉,則建議1到3年做一次大腸鏡。
3.若檢查無異常,則每3到5年做一次檢查。
一般來說,息肉切除後不會在同一部位復發,除非當時切除時未切乾淨,原來的組織再復發;或是上次檢查時,息肉位在皺褶背後不易觀察的部位。腺瘤形成約5~10年,癌化少則也要3年,加上大腸鏡為侵入性檢查,所以若無異常,臨床不需要太過頻繁的檢查。
不過,大腸鏡的檢查頻率也和清腸程度有關,清腸執行得越徹底,醫師愈能完整一覽大腸全貌,若清腸未徹底,息肉藏在糞便底下,醫師無法揪出病灶,檢查的準確率自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大腸鏡檢查前應遵守醫囑清腸。
◎大腸息肉比較:
|
增生性息肉 |
腺瘤性息肉 |
顏色 |
略呈白色調,和周邊黏膜顏色相近 |
偏紅 |
形狀 |
多呈平坦狀 |
形狀多樣 |
好發位置 |
乙狀結腸、直腸 |
大腸各部位都有可能 |
癌化風險 |
絕大多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 |
癌化風險較高 |
臨床處置 |
原則上可以不用切除;但若息肉大於0.5公分,或長在非乙狀結腸、直腸位置,仍會考慮切除。 |
0.5公分以下用切片夾夾除0.5公分以上電燒切除 |
◎大腸息肉切除後注意事項
●大腸切片或息肉切除、黏膜下切除術後兩週內,應注意解便情形,前3日可能有血絲便,少部分受檢者會有腸道出血或穿孔,如持續解大量血便、劇烈腹痛或不明原因發燒,請立即返院就醫。
●請保持排便通暢,避免便秘發生。
●請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腹瀉。
●兩週內避免提重物、整理及扛提行李、抱孩子、舉重及做劇烈運動、騎腳踏車、爬山等。
●因出血時可能需要再次清腸,以內視鏡止血,兩週內不建議出國。
●息肉切除後視傷口情況,醫師或許會使用止血夾將傷口止血、縫合。止血夾會於兩、三週後隨糞便排出,不用驚慌。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期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落榜」之日!
- 肝病防治已展現成效!肝癌死亡率、發生率、發生人數皆呈下降趨勢
- 國內爆發C肝群聚感染 疑診所針具污染導致
- C肝新藥 再添生力軍 用藥前謹慎評估 消滅C肝更安心
- 肝基會突破現行模式 從嘉義出發,全面提升C肝治療率
- 家人相繼肝癌過世,下一個會是我嗎?
- B肝抗病毒藥物健保給付放寬,我符合規定嗎?
- 肚子痛...竟然是肝癌破裂!
- 果糖少吃為妙!小心高尿酸與脂肪肝炎
- 腸內菌會影響免疫治療效果?!
- 【愛肝新樂園】被蚊子叮,會感染B、C肝嗎?
- 肝臟為什麼會長水泡?
- 33歲音樂家初次鏡檢即發現大腸癌
- 喉嚨卡卡有異物感,是怎麼了?
- 胰臟腫瘤⋯ 也可能是自體免疫胰臟炎
- 有消化性潰瘍,怎麼吃比較好?
- 脾氣大沒關係, 「脾腫大」就糟了!
- 肝爹信箱 有問必答
- 肝基會橫越253公里 前進澎湖跨海保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