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
出刊日:2025-04-15
返回上一層肝爹信箱 有問必答
撰稿/謝佳燕(本會護理師)
肝癌復發轉移,牛樟芝有療效嗎?
Q:我爸爸是慢性C型肝炎併有肝癌,陸續也接受了電燒、栓塞等治療。肝癌多次復發又有轉移,已在去年接受樂衛瑪搭配放射線治療,但最近回診再評估,腫瘤並未縮小,所以不能再申請樂衛瑪,想請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家人也考慮採用民間療法,想請問有「牛樟芝」類的療效資料嗎?
A:牛樟芝對於肝癌的療效,過去僅止於在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中的觀察,從來沒有做過人體試驗。因此牛樟芝雖被認定為保健食品,但從來沒有肝癌患者接受牛樟芝治療的臨床研究及正式報告,所以無法判斷。
慢性B肝合併嚴重脂肪肝,會增加癌症機率嗎?
Q:我是慢性B肝帶原者,有定期追蹤。半年前因跌倒造成膝關節受傷,導致活動受限,因此造成體重暴增,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脂肪肝,抽血雖無三高,但都面臨警戒,其中糖化血色素(HbA1c)為6.8%,醫師說可能有潛在糖尿病,告誡要做體重管理,否則容易發生癌症或心血管疾病。想請問慢性B肝併有嚴重的脂肪肝,為何會增加癌症發生的機率?
A:過去已有許多資料指出,慢性B肝患者若合併有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罹患肝癌之機率會顯著增加,其中糖尿病的影響最大。
治療C型肝炎需安排多少時間?
Q:多年前我曾參加肝病篩檢,被檢驗出有C型肝炎,但因出國讀書及就業,未對這個部分再進一步追蹤檢查。這次有機會回台短期停留,想請問若想趁此次機會治療C型肝炎,需要安排多久比較適當?
A:建議安排半年左右較理想,因為現在C肝全口服藥物的療程約8至12周,治療結束後需繼續追蹤12周並檢測血中C肝病毒量,測不到病毒才能判定治療成功。
B肝表面抗原(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代表已經痊癒嗎?
Q:一位50歲男性為B肝帶原者,他的血中HBsAg (+)/Anti-HBs (-) 持續多年,最近一次抽血變成HBsAg (-)/Anti-HBs (+),是否表示B肝已痊癒不再是帶原者?還需定期追蹤嗎?
A:一旦成為B肝帶原者,終生都是帶原者。即使HBsAg(+) 多年後轉為 HBsAg(-) 且B肝表面抗體Anti-HBs(+),僅表示對B肝病毒產生一些免疫反應,但仍是B肝帶原者。而且由於多年帶原,可能已對肝臟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傷,發生肝癌之機率仍較高,故務必維持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及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的習慣,以便肝臟有問題時能早期發現。
有肝硬化,可以做痔瘡手術嗎?
Q:舅舅年輕從商,喝酒應酬如日常,時間久了,肝臟也演變成肝硬化,兩年前還因為吐血才知道食道有靜脈瘤。最近舅舅大便後有鮮血已經有一陣子了,就醫發現內痔變嚴重了。請問有肝硬化的情況下,可以做痔瘡手術嗎?
A: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功能若仍然屬於Child A級,血液凝固時間在正常範圍內或僅輕微延長,血小板數目至少有70,000以
上,一般痔瘡手術應該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若痔瘡是肝門脈高壓(肝硬化的併發症)所造成,則手術可能不易完全處理乾淨,也較可能復發。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總編輯的話】減重、運動、戒酒,守護好心肝
- 嘉義市議員43歲肝癌驟逝 定期追蹤檢查 才能及早發現有效治療
- 美國女星於家中猝逝 傳曾動過換肝手術 換肝後需留意排斥與感染
- 飲食 + 運動 + 新藥 擺脫代謝性脂肪肝 找回好心肝!
- 新預測模型 可算出哪些脂肪肝病人是肝癌高風險族群!
- 脂肪肝可能讓肝腫瘤 在超音波下「隱形」 增加肝癌消融治療難度!
- B、C肝合併代謝異常 死亡風險與罹患肝癌機率大增!
- 愛心捐發票,幫助肝苦人
- 國內百萬人「暴飲」、飲酒年齡層下降 專家呼籲合法飲酒年齡應延至21歲
- 酒精無安全劑量、易成癮 酒癮治療復發率高 結合藥物與心理治療助戒酒
- 歐洲新版肝癌診療指引發布 台灣的肝癌診療現況又是如何?
- 【愛肝新樂園】剩下一根頭髮,你要吹哪一邊?
- 青壯年也要小心大腸癌! 大腸癌公費篩檢擴大升級
- 腸胃炎是病毒感染還是吃壞肚子?
- 孩子常喊肚子痛? 幼童腹痛常見原因與處理方式
- 保肝列車首度前進臺東 「今年超了沒?」
- 肝基會奔赴偏鄉 為嘉義隙頂鄉親照亮健康之路
- 肝基會電訪關心B、C型肝炎病人追蹤現況 提升追蹤意願 守護肝臟健康
- 臺大吳明賢院長著書以醫弘道 何曉亮先生愛心響應購書 嘉惠醫學生傳承行俠仗醫
- 【請問好心肝】冠狀動脈疾病5問 吳造中教授 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肝硬化5問 陳健弘醫師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前列腺疾病4問 劉詩彬醫師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頭痛4問 劉冠吟醫師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便祕4問 洪芊慈醫師專業解答
- 【好心肝故事】肝癌病友陳怡君小姐 翻轉上一代諱疾忌醫觀念 定期追蹤,早期發現肝癌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建診間服務 亟需您的愛心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