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110期

出刊日:2025-04-15

返回上一層

【請問好心肝】肝硬化5問 陳健弘醫師專業解答

陳健弘 醫師
臺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
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特聘主治醫師
 
醫學專長:臨床醫學、肝臟及消化醫學、腹部超音波學、腫瘤免疫學、分子生物學
 
Q1什麼是肝硬化?為什麼會有肝硬化?
A
正常的肝臟表面平滑,是軟的,肝硬化顧名思義就是肝臟變硬了,當肝臟發炎太厲害,超過了肝臟本身的修復能力時,便會由纖維組織來加以修補,是一種纖維化並伴隨結節的肝臟病變。造成肝硬化的原因包括多種慢性肝病,如果沒有及早治療,可能進展為肝硬化。在台灣,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特別是B型肝炎和C型肝炎;其他原因還包括酒精濫用、脂肪肝、自體免疫性疾病等。
 
肝纖維化程度區分為F0到F4(F為fibrosis,纖維化之意),F0代表沒有肝纖維化;F1、F2代表輕、中度肝纖維化;F3代表嚴重纖維化;F4顯示已有肝硬化現象。
 
Q2要如何檢查肝硬化?
A
可用抽血及影像檢查方式診斷肝硬化。
 
以往,肝臟切片是肝硬化的黃金診斷準則,但切片屬於侵入性檢查,目前由纖維化檢測儀(FibroScan)或抽血檢測、影像檢查以及其他專業工具取代。
1. 抽血檢查:使用 FIB-4 指數,計算血小板、肝發炎指數AST和ALT,再加上患者年齡,套入公式,就能計算出肝纖維化的狀況,數值越高代表纖維化程度越嚴重。
2. 超音波:可觀察肝臟內部是否粗糙、肝表面是否凹凸不平及脾臟是否腫大,敏感度跟特異性約90%。
3. 纖維化檢測儀:FibroScan是目前常用的檢測工具,精確度接近肝臟切片。
4. MRI:用磁振造影檢查加上一種特殊指標,可推算肝臟組織的硬度,精確度逼近肝臟切片,但費用太高,一般做為研究用途。
 
Q3肝硬化可以逆轉嗎?有藥物治療嗎?
A
過去一旦肝硬化,終生肝硬化,近幾年醫療進步,肝硬化有機會逆轉,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前提是肝硬化的時間不能太久。雖然藥物治療可以降低肝癌的發生率,但是無法降到零發生率。
 
對於已經被診斷有肝硬化的患者,首要目標是了解病因,消除或控制肝臟發炎的原因,有慢性B型肝炎和C型肝炎的病友,應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B肝抗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複製有助降低其病毒量、減少發炎病況,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根治C肝,降低進展到嚴重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程度。如果病毒偵測不到,肝臟沒有繼續發炎,隨著時間(至少3~5年),肝硬化是有可能逆轉的。
 
若肝硬化時間過長,例如超過一、二十年,或已發展到門靜脈高壓和吐血等情況,則難以逆轉,凸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重要性。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發炎需靠抽血檢驗AST、ALT才能得知,而肝硬化及肝癌則要靠腹部超音波檢查等影像學檢查才能發現,而當有肝硬化或肝癌時,肝發炎指數與甲型胎兒蛋白(AFP)數值也可能正常,因此,慢性B、C型肝炎病人務必定期追蹤,必要時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步入「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Q4肝硬化的併發症有哪些?會演變成肝癌嗎?
A肝硬化患者每年大約有 5%會演變成肝癌,肝硬化是肝癌的最高危險群。常見併發症包括食道靜脈曲張、腹水、脾腫大、肝性腦病變、肝腎症候群、肝硬化心肌病變、肺部缺氧等。
 
Q5檢出肝硬化,會如何評估病情?
A
針對肝硬化患者病情嚴重度來判斷病情:
    1. Child-Pugh分級
Child-Pugh分級將肝硬化分為A、B、C 三級,根據評估指標進行量化計分,分數範圍為5至15分,分數越低代表肝功能尚可,病情較輕。分數達7分以上需特別注意,表示肝功能已出現明顯損害。
    2. MELD指數
MELD指數用於評估肝臟移植的優先順序,根據檢查結果,例如血清膽紅素、國際標準化比值、血清肌酐等計算分數,分數越高,顯示病情越危急,患者在未來3個月內的死亡風險越高,當有捐贈肝臟時優先進行移植。
    3. ALBI分數
白蛋白-總膽紅素比值(ALBI分數),相較於Child-Pugh分級,這種方法對早期肝硬化的偵測更敏感,以此評估肝硬化嚴重度。
國外醫界積極推廣纖維化檢測儀(FibroScan)的應用,結合患者的肝纖維化指數及血小板數據,評估肝硬化及其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透過檢測結果和血液指標分析,可預測患者罹患肝硬化失代償風險。這個方法並非採用全新檢測指標,而是基於現有的血液檢查數據,計算出綜合指數,作為判斷患者病情進展的依據。
(整理/畢翠絲)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