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
出刊日:2025-04-15
返回上一層【請問好心肝】頭痛4問 劉冠吟醫師專業解答

劉冠吟 醫師
遠東聯合診所神經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
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醫學專長:臨床神經生理學檢查、頸動脈超音波、一般神經學疾病
Q1:頭痛是中風的症狀嗎?
A:
中風分為阻塞型及出血型中風,前者占80%。一般而言,阻塞型中風幾乎不會頭痛,反而是常以半側肢體無力或感覺喪失等神經學症狀為表現。而出血型中風確實常以頭痛為表現,其中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更成被形容為「人生中最劇烈的頭痛」,甚至會伴隨意識喪失及昏迷,這類頭痛須迅速就醫。
Q2:發生頭痛,何時該就醫?
A:
有以下狀況稱為紅旗子跡象(red flag signs),需要盡速就醫:
(1) 之前沒發生過的頭痛:通常會看幾個特質,譬如頭痛位置、頭痛型態及發作時間。
(2) 伴隨神經學症狀的頭痛,病程為漸進式且中間沒有間斷:這在腦部腫瘤的病人身上極可能發生。
(3) 突發且極嚴重的頭痛:最常見的就是上題中說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4) 頸部僵硬伴隨發燒或意識形態改變的頭痛:這時需懷疑腦炎或腦膜炎。
(5) 頭痛伴隨頷骨疼痛及視力模糊:此為顳動脈炎的可能表徵。
Q3:常見的頭痛分類?
A:
以下就門診較常見的頭痛一一介紹:
(一)偏頭痛
這一類頭痛大致有周期性,通常發生在單側且可能波及眼睛,在診間常會聽到病人敘述頭痛時伴隨的症狀為畏光、對聲音敏感、噁心及嘔吐。偏頭痛較好發於女性且經常在十幾歲就開始。有時會有前驅症狀(頭痛發生前會有的症狀),常與視覺有關,患者常主訴頭痛前會看到閃光、曲折線條、盲點或甚至視覺喪失。發作的誘因可能與月經周期有關,也有可能與某些食物或藥物有關(如煙燻食物、巧克力及避孕藥)。這類頭痛若沒有正確藥物治療,可能可以持續幾小時或數天。比較嚴重的偏頭痛甚至可能造成肢體的刺痛甚至偏癱及運動失調。
(二)叢集性頭痛
相對於偏頭痛,這類頭痛好發於男性且發生年齡較晚。之所以名為「叢集型」是因它常為數周或數月裡群集的頭痛,然後會自動消失。叢集性頭痛常伴隨自主神經症狀,如流淚、臉潮紅、鼻塞和流鼻水。這類頭痛通常持續數分鐘或到二小時,而且常在一天的同一時間發生。疼痛的程度甚至會使病人半夜睡眠時痛醒。叢集性頭痛常會因喝酒而加重病情。
(三)緊張型頭痛
又稱壓力型頭痛,疼痛的部位常在枕部或額部。在診間會常聽到患者敘述好像頭上被戴了緊箍圈的感覺。緊張型頭痛在所有年齡層都可能發生,這類頭痛常與壓力或肌肉緊繃有關,通常可藉由局部按摩(但須盡量避免後頸按摩以防血管剝離)或休息而改善。
Q4:頭痛的藥物治療?
A:
叢集性頭痛及緊張性頭痛能使用的藥物不多。叢集性頭痛可能使用類固醇有效;緊張性頭痛則常使用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但相對於藥物,緊張型頭痛反而較常建議適度休息及規律運動,以排解壓力及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
目前偏頭痛可使用的藥物較多,以下針對偏頭痛藥物做簡單介紹:
(一)急性偏頭痛
(1) acetaminophen(常見藥品名稱如普拿疼)。
(2) 非類固醇性止痛藥。
(3) 麥角鹼衍生物。
(4) triptan類藥物:如sumatriptan,此類藥物有口服及鼻噴劑劑型。
(二)預防性用藥
(1) 乙型阻斷劑:這類藥物對於偏頭痛預防很有效,但由於可能有使血壓降低及心搏過慢的作用,因此大於60歲的病人不建議使用。此外,也不宜於氣喘病人使用。
(2) 鈣離子阻斷劑:常用藥物有flunari-zine,但可能副作用為嗜睡及體重增加,因此在病患回診時需詳細詢問有無不適。
(3) 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及 venlafaxine。
(4) 抗癲癇藥物:其中valproic acid及 topiramate較常被使用。
(5) 非類固醇消炎藥:在此特別提醒由於這類藥物在藥局方便取得,所以許多民眾常自行購買,但由於對腎臟損害較大,因此若有經常使用的狀況仍建議就醫。
(6) CGRP拮抗劑藥物:CGRP全名為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抑鈣素基因相關肽,它能擴張血管,傳遞疼痛訊息。近年的研究發現CGRP是偏頭痛發作時很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藉由拮抗劑的作用可達到預防頭痛的效果。此類藥物經過約3至5年的臨床實驗階段後,於2018年已於美國核准上市。目前有皮下注射的針劑,一個月只需注射一次。目前健保給付較嚴格,只給付於已使用至少三種偏頭痛藥物仍無效的患者,且使用後有其後續繼續申請的條件,如有需要可以與您的神經科醫師討論。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總編輯的話】減重、運動、戒酒,守護好心肝
- 嘉義市議員43歲肝癌驟逝 定期追蹤檢查 才能及早發現有效治療
- 美國女星於家中猝逝 傳曾動過換肝手術 換肝後需留意排斥與感染
- 飲食 + 運動 + 新藥 擺脫代謝性脂肪肝 找回好心肝!
- 新預測模型 可算出哪些脂肪肝病人是肝癌高風險族群!
- 脂肪肝可能讓肝腫瘤 在超音波下「隱形」 增加肝癌消融治療難度!
- B、C肝合併代謝異常 死亡風險與罹患肝癌機率大增!
- 愛心捐發票,幫助肝苦人
- 國內百萬人「暴飲」、飲酒年齡層下降 專家呼籲合法飲酒年齡應延至21歲
- 酒精無安全劑量、易成癮 酒癮治療復發率高 結合藥物與心理治療助戒酒
- 歐洲新版肝癌診療指引發布 台灣的肝癌診療現況又是如何?
- 【愛肝新樂園】剩下一根頭髮,你要吹哪一邊?
- 青壯年也要小心大腸癌! 大腸癌公費篩檢擴大升級
- 腸胃炎是病毒感染還是吃壞肚子?
- 孩子常喊肚子痛? 幼童腹痛常見原因與處理方式
- 肝爹信箱 有問必答
- 保肝列車首度前進臺東 「今年超了沒?」
- 肝基會奔赴偏鄉 為嘉義隙頂鄉親照亮健康之路
- 肝基會電訪關心B、C型肝炎病人追蹤現況 提升追蹤意願 守護肝臟健康
- 臺大吳明賢院長著書以醫弘道 何曉亮先生愛心響應購書 嘉惠醫學生傳承行俠仗醫
- 【請問好心肝】冠狀動脈疾病5問 吳造中教授 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肝硬化5問 陳健弘醫師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前列腺疾病4問 劉詩彬醫師專業解答
- 【請問好心肝】便祕4問 洪芊慈醫師專業解答
- 【好心肝故事】肝癌病友陳怡君小姐 翻轉上一代諱疾忌醫觀念 定期追蹤,早期發現肝癌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建診間服務 亟需您的愛心襄助